(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613页(894字)

三国演义》版本之一。60卷120回。康熙刊本在目录前题:“圣叹外书,茂苑毛宗岗序始氏评,声山别集,吴门杭永年资能氏定。”这里的着者出现了金人瑞、毛纶、毛宗岗、杭永年等四个人的名字。经考订,这部书,是由毛纶定下基调,由其子宗岗协助定稿的。所谓“圣叹外书”,显然是块招徕生意的招牌;而杭永年其人可能与此书的出版有一定的关系。毛本《三国志演义》的底本,不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而是李贽评本《三国志演义》。两种版本的不同,一是故事情节有改动,二是李评本把240则改成120回,三是李评本增加了周静轩的,四是李评本有不少评语表示了评者对于小说中一些人物形象的态度。在此还应当说明,所谓“李卓吾评本”乃是叶昼所伪托。毛纶父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对《三国志演义》重新作了修改和评点。关于嘉靖本和毛本的比较,徐中伟《不可等量齐观的两部〈三国〉》认为嘉靖本和毛本在拥刘反曹的指导思想上是存在差别的,嘉靖本是“仁德”思想,褒贬人物皆以“仁德”为标准,而毛本则以“正统”思想为指导,褒贬人物皆以“正统”为标准,并且以蜀汉为中心,顺刘则褒,逆刘则贬。但是,对于毛本的正统思想却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意见认为这种正统思想在清初是反映了反清的民族情绪。如笃《关于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批改》认为尊刘贬曹倾向是毛宗岗自觉地加强的,其原因是毛氏具有反清的民族情绪。另一种意见认为正统思想就是封建正统思想,并不包含反清的内容。黄霖《有关毛本〈三国演义〉的若干问题》说,毛本的反清情绪“只是在个别地方借题发挥而已”,“占主导地位的,还是那种正统的封建思想”。对于毛本的艺术成就,黄霖认为毛纶、毛宗岗父子在修改《三国志演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堆垛史料的痕迹涂抹干净而使之成为一部倾向鲜明的真正的历史小说,把原来小说中有关人物形象的矛盾描述加以清理而使典型的性格在复杂之中显得完整和统一。因此,假如从艺术角度来衡量毛本的功过得失的话,毫无疑问是得多于失,功大于过。清康熙刊本,首顺治元年甲申金圣叹序,当是托名伪作。以后刻本甚多。又有石印本、排印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