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海石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911页(587字)

晚清人情世态小说。10回。符霖着。光绪三十二年群学社印行本。民国元年七月中新书局再版本,着作者题“群学社编辑所”,封皮题“哀情小说禽海石”,内封题“禽海石”,首弁言,间有眉批。书叙秦如华与顾纫芬,比邻而居,又同学三载,颇相爱恋。纫芬随家迁居武昌,二人离别,皆若有所失。后如华之父携其进京供职,不意纫芬也随父进京,两家同居一院,遂复得相逢。如华先孝敬纫芬姨母,又探知其姊与陆家少爷幽会事,因得二人相助遮掩,常与纫芬相聚。如华家托媒说合,二人得订百年之好。时值庚子年,义和团闹事,秦如华之父携家南归,至上海,而联军已陷北京。相传顾家一门遭难,如华因思念纫芬致病。其父为其另订金家之女。后如华偶遇纫芬家人,方知纫芬及其母并姨娘为父亲生前之友管葛如携离北京。葛如无行,与纫芬姨娘勾搭成奸,此时,亦早至上海。葛如又生心欲将纫芬卖入妓院。纫芬自尽,幸被救醒。葛如遂携其姨娘私奔。迨如华寻见纫芬母女,而纫芬已病饿将死矣。二人一见,纫芬哀极而亡。如华此后也恹恹成病,将不久人世矣。书以第一人称出之(如华即书中之“我”)。书首的“引子”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千年以来,害死无数男女,自己也被害致病将死,故作此以为“意中人”之纪念。作书之旨,在反对礼教。然书之主要内容,却已离开了作者的初衷。叙父母为“我”另聘金家之女,只占很小的比重。

上一篇:铸错记 下一篇:学生现形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