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历史词典》第44页(197字)
简称支谶。东汉时僧人。原月氏国人。他“禀持法戒,以精勤着称,讽诵群经,志存宣法”,于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到达洛阳,至灵帝中平年间(184-189)止,译出《般若道行品经》十卷、《首楞严经》二卷、《般舟三昧经》一卷及《阿阇庼世王经》等,共十四部二十七卷。他是在中国第一个把大乘般若学传进汉地的僧人,“凡所出经,类多深玄,贵尚实中,不存文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