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521页(1503字)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法、英、日、意等27个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国亦作为对德宣战的协约国之一,派陆征祥等5人组成全权代表团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后,日本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英、法等国与日本密约在前,致使与会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二十一条”、收回被日本夺去的原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要求。消息传出,全国为之情绪激愤,奔走相告,纷纷指责前驻日公使陆宗舆、章宗祥等有关官员。

5月3日晚7时,北京13所学校代表集合于北京大学法科大礼堂,由北大新闻研究会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中山东问题经纬及现时情势,接着各校代表发言慷慨激昂,一致决定:“联合各界一致力争”;“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签字”;“通电各省于5月7日举行国耻纪念“游行示威”;“定于5月4日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学界大示威”。

5月4日,各校学生在天安门前广场举行示威大会,并散发《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传单,学生手持“誓死争青岛”、“卖国贼曹汝霖”等标示旗牌,高呼“还我山东”、“内惩国贼,外争国权”等口号,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下午1时许,北京13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冲破北洋军阀政府的阻挠和压制,从四面八方涌集天安门,发表宣言,揭露和声讨日、美、英、法等帝国主义“背公理而逞强权”的强盗行径。2时许,学生排队由天安门南出中华门,开始游行,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拟向英、法、美等国使馆表示中国人民对日本强占山东之愤慨,请求各国主持公理,维护正义。当队伍行至东交民巷西口时,被使馆警察阻拦,不许学生擅入属于治外法权地区,群众推派罗家伦等人分赴各使馆接洽,其余群众转赴东城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要求曹氏出面解释与日本订密约的原因。曹宅前有三四十名警卫劝阻不住,群情激愤的学生冲开大门,蜂拥入宅,遍寻曹汝霖不获,乃将其家中物品尽情捣毁,并纵火焚屋。当时驻日公使章宗祥返国述职,正在曹宅做客,被学生殴成重伤。警察总监闻报,立派300人赶来镇压,逮捕了32名学生。

北京学生被捕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地抗议之声纷起。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成立,要求释放被捕的同学,并主张力争归还山东、青岛,抵制日货,打倒军阀。天津、上海、南京各大城市学生、海外留学生及其他各省学生纷纷响应北京的抗议活动。北京政府在各界的压力下,于5月7日释放被捕学生。但是,北大校长蔡元培、教育总长傅增湘相继辞职,学生不满情绪再度爆发。5月19日起,北京18所大专院校学生以罢课抗议政府不当措施。消息传出,全国22个省两百多个县市学生相继罢课支援北京学生的罢课运动。6月3日、4日,北京政府逮捕罢课在外演讲的学生1150名,使紧张局势更加严重。上海工商界6月5日开始罢工、罢市,接着南京、天津、福州及长江沿岸各市相继响应。强大的压力使得北京政府不得不在6月8日释放了被捕学生。10日,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撤职。巴黎和会代表团在6月28日径自决定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并向政府提出总辞职。7月22日学潮停止,蔡元培重返北大。

虽然学生罢课,工商罢工、罢市已经停止,但是五四运动所引起的新思潮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过这次政治冲突,使知识分子了解,救国必须先唤起群众对国家命运的关怀,认识到群众运动与宣传革命主义是对抗帝国主义与国内军阀的最佳武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