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风暴”爆发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1108页(1199字)
1968年5月,以巴黎地区为中心,法国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空前规模的学生运动。1968年初,由于受当时国内外局势的影响,2月,巴黎开始出现部分大学生示威,要求享有发表政治言论和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3月22日,学生们采取了第一次较大的活动。当天夜里,巴黎大学农泰尔文学与人文科学学院的142名学生,占领了该学院的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参与学校管理。3月29日和30日,根据院长的命令关闭了该学院。整个4月间,学生们不断发生骚乱。4月27日,警察局传讯和预审了学生运动负责人。5月2日,农泰尔文学院学生接连占领了教学楼和行政管理部门,院长再次宣布停课,几名学生受到大学审议会传讯。5月3日,数百名大学生开始聚集在拉丁区的巴黎大学总部,即旧索邦神学院(Sorbonne),抗议大学审议会传讯大学生。与此同时,警察应巴黎学区总长要求,进入巴黎大学,并带走了一些学生。这一行动立即引起了拉丁区学生的愤怒。当天晚上,大学生们与警察发生了暴力冲突,不少大学生被捕。法国全国大学生联合会和全国高等教育工会随即发出罢课令。4日和5日两天,大批警察包围了巴黎大学。一些学生被捕入狱,从而引发了大批学生示威游行,整个拉丁区的大学生和警察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6日晚上,教育部长阿兰·佩耶菲特(Alain Peyerfitte,1925~ )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呼吁学生进行对话,但未能奏效。5月13日以后,由于工人工会和全国教育工会支持学生,使局势骤变。工人开始占领厂房,许多高等学校和高中亦被学生“占领”。5月22日,终于爆发了以工人和学生为主体的全国性总罢工,巴黎和外省主要城市参加游行示威者多达1000万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是法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罢工,致使整个法国社会处于一片混乱。大罢工的第二天,反对派提出不信任案,法国议会宣布解散。28日,佩耶菲特向总理递交辞呈。5月30日,戴高乐总统再次发表广播讲话,解散国民议会。31日,总理改组政府,答应让步,同意与工人和学生进行谈判。在此以后,6月12日,政府宣布禁止示威游行,解散极左组织,同时开始增加工资和实行失业救济金,着手进行改革,各地的动乱逐渐平息下来。一场震惊欧洲大地的法国“五月风暴”,到此告一段落。造成这场被称为“社会性地震”和“历史性震动”的学潮除了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外,就大学而言,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法国高等教育体制僵化,管理过于集中,教育内容陈旧,大学教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致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就业困难,进而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最终以暴力方式表达了这种不满情绪。学潮后,政府立即着手改革高等教育,并于当年11月颁布了《高等教育方向法》,开始对大学教育进行“结构性”改革。这次改革是19世纪末重建现代大学以来最深刻的一次,对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