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理性批判》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9页(1594字)

法国哲学家萨特着,巴黎1960年第一版。这是萨特中年创作高潮时期的一部重要哲学着作。他站在存在主义立场,试图通过存在主义和克思主义的对话,使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并打破所谓马克思主义表现出的僵化和教条趋向。

萨特首先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它通过阶级对立、人的异化以及人追求自由而造成的社会动力等范畴,正确分析了现代社会状况,与笛卡儿和洛克开创者的近代哲学、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古典哲学一样,马克思主义也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先进代表,只要产生它的时代没有过时,它就不会被超越。萨特特别强调,只要人类没有从因物质“匮乏”而引起的剥削和压迫现象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就绝不会过时。在解放人类的意义上,存在主义哲学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种思想体系,它在根本上要依附于马克思主义。

但是,萨特拒绝了马克思主义中将人看作受历史的辩证法支配的主体的观点,认为,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极好的补充,因为马克思主义忽视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忽视了人的主动活动及其实践。存在主义的目的是要表明自由是如何转化为存在的实践问题的。为此,萨特提出了关于“结构式的和历史的人类学”理论,以及关于个体理解的理论,它们以辩证过程为基础。萨特认为,通过辩证过程可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存在主义的要求结合起来。他还试图将存在主义的实践范畴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如劳动、异化或总体联系起来。换言之,萨特构思了一种社会哲学,在人的社会性方面它具有自由和对象的双重性,一方面是个体、自由和设计,另一方面是社会、必然性和物质条件性等,它们是相互对立的,但最后通过辩证的中介导致实践主体的社会和历史结构的建立。个体实践、反实践、共同实践构成这种辩证过程的三个阶段。萨特理解的实践,主要指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的体验、对自己自我的意识、对自身价值的反省。

萨特还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些根本原则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从历史的辩证发展来看,个人的实践是第一层次或基本层次的东西,但由于“匮乏”,即物质资料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社会必然产生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由个人组成的群体,是人类实践的另一个层次,它们会将另一群体对其生存或需要的满足看作对自身存在的威胁。由匮乏引起的争斗,是异化和阶级斗争的根源,也是人类过去、现在一切对立和对抗的根源。萨特指出,物质匮乏并不简单地源于客观上的剥削和压迫,它还是生活在异化关系中的人在主观上把异化关系内化的结果,所以阶级斗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在于人与人不能自由共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所处的异化状态。这是一种“实践的一惰性的”状态,它使人放弃自由,放弃选择,物化于或听从于各种社会组织。由此,萨特认为,消灭资本主义剥削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消灭异化。异化的克服有待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长期不懈的革命。

萨特还通过分析“群体”、“社会”、“国家”等范畴,考察了人的自由问题。他认为异化、阶级意识和劳动构成群体实践的建设性阶段,群体的实践通过团结一致使自由得以实现。团结一致和相互承认是互为对立的。群体的构成符合以相互承认和平等为基础的自由观。在各种异化形式之上产生了社会,它是一切团体和集体的总和,在社会之上产生国家,它由组织、机构和宣传家组成,它们是一个国家中进行统治的“群体”。萨特没有描述一幅标准或一幅理想的社会和国家的图景,他把历史看作战胜无政府主义和产生中央集权社会的历史,认为中央集权社会的产生正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历史的开放性宣告了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但这样的自由只有在群体中才是可能的。

上一篇:辩证法 下一篇:辩证神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