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义的故事》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73页(814字)

一译《觉民之子活泼》。阿拉伯着名哲理小说。作者伊本·图斐列。该书以伊本·西那的同名小说为蓝本,其主人公哈义·伊本·叶格赞亦借助于他的小说,只是在故事情节上有所差异;其副标题为“照明哲学之秘”,可见作者在创作思想上受到伊本·西那的照明思想的影响。故事梗概:在某地有甲、乙两岛。甲岛的居民沉湎于物质享受,道德沦落,统治民心的宗教又难以使人摆脱物欲的诱惑。赛拉曼和阿萨尔都企图以理性抑制人们的欲望,前者作为统治者寄希望于大众信仰的宗教,后者作为神秘家则期望人们致力善行、彻悟真理。哈义作为自然人,孤身生活于荒无人烟的乙岛。他自幼受到母羚的哺养,自然进化成长。后来依赖本能,观察、模仿(动物)和思考,在七个七年中,由于上界的照明,陆续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终于达到对外界天体、自身和精神世界的认识。这时,阿萨尔为避世隐居单身来到乙岛,发现了哈义。两人通过交往,阿萨尔认识到哈义自我彻悟的哲学与他的宗教是不同形式的同一真理。为拯救俗人,阿萨尔陪伴哈义来到甲岛,企求以其彻悟的哲学真理启迪沉湎于谬误中的民众。可是,哈义的说教无济于事,不得不与阿萨尔重返乙岛,继续过着沉思的生活以了终生。与伊本·巴哲求助于思想家团体或国中之国不同,伊本·图斐列以远避社会成长的自然人为例,说明大众需要的是宗教的真理,而哲学只供少数睿智者所享有。该书揭示未受天启的自然人凭借自我的观察和经验成长,同样能达到人类社会所达到的真理。在该书中,作者讨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观等问题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该书由犹太学者摩西·伊本·乔舒亚于1349年译成希伯来文并予以注释发表;1671年又被译成拉丁文介绍到欧洲,以后又有荷兰、英、德、法、俄、西班牙等译本。18世纪欧洲出现的种种乌托邦性质的传奇小说,如英国笛福(约1660-1730年)的《鲁宾逊飘流记》(1719年)显然是以该书为蓝本创作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