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48页(610字)

攻击性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意指各种动物生存竞争,为了卫护自身生存而毁灭对手的一种本能。

后来一些社会生物学家就把这一概念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人的攻击性行为和动物的攻击性没有什么区别。人的攻击性是“战斗热情”和“生命力”的表现,它既可能产生有价值的社会现象,如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同时又孕育着危险的社会现象,如发动战争等。法兰克福学派的尔库塞按照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提出了“当代工业社会的攻击性”概念,对这种社会生物学观点作了发挥。他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里,一方面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们心理上的操纵和控制,使人的本能遭到压抑,从而造成了各种社会痛苦。压抑越甚,反抗越烈,攻击性就越强。攻击性的社会可用性属于文明的历史结构,曾起过推动进步的作用。而在今天,攻击性正转向破坏方面,成了推翻现存社会秩序的力量。统治者为了维护现存秩序和发财致富,更加表现出一种肆无忌惮、冷酷无情和不断攻击的特性。

军事化就是当代工业社会攻击性的突出标志。同时,这种攻击性又以自动化的机械如轰炸机和火箭等为手段,攻击从主体转移到了客体,人就可在良心上不为攻击的罪恶后果负责,因而攻击性的破坏作用就更大。马尔库塞由此出发谴责了大国扩军备战和对弱小国家的侵略,指责西方“富裕社会”是病态社会。由于把动物本能和人类社会现象混为一谈,所以这种批判和谴责是十分软弱无力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