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齐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01页(1173字)

【生卒】:1866—1952年

【介绍】:

意大利现代着名哲学家、史学家、文艺批评家和政治活动家、新黑格尔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1866年2月出生于那不勒斯,曾在一个天主教学校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1883年迁居罗,在罗马大学学习,此间,他从意大利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拉布里奥拉学过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哲学,1886年他回到那不勒斯专心研究当地历史和考古,1893年写成两篇关于历史性质和文学批评方法论文,1896-1900年他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哲学,发表了一系列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问题的文章,后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题出版,他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提出质疑,并说马克思主义是新的形而上学,在他看来,马克思用经济解决一切问题,经济成了马克思学说“隐匿的上帝”。1902年创办着名《批评》杂志,一直担任该杂志主编长达4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一度支持过墨索里尼,后来又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暴行,主张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1950年9月在《今日的马克思主义》奇文中,克罗齐鼓吹反对马克思主义,他说:“马克思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哲学家。我认为反驳并否定他不仅合法,而且义不容辞。”1952年克罗齐在那不勒斯溘然长逝。

哲学上,克罗齐从右的方面批判和继承了黑格尔哲学,坚持绝对唯心主义立场。“一切皆精神”,“一切皆历史”是克罗齐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他说:“真实界被确认为精神……自然已被表明是这种精神本身的一个阶段和一件产物。

”克罗齐的哲学虽然也使用“物质”一词,但他认为“没有无理性的物质”,否定自然界的客观性。他认为精神就是世界,它是一种发展着的精神,精神的自我意识就是哲学。因此主张一切事物的区分无非是精神活动的区分。他把精神分为四种形式:个别认识、普遍认识、个别意志、普遍意志,与之对应有四种基本价值是:美、真、益、善,进而认为精神哲学由四部分组成:美学、逻辑学、经济学和伦理学。

克罗齐用差异辩证法代替修正黑格尔的对立辩证法,他所谓的差异辩证法就是用差异代替对立,用差异统一代替辩证统一,用循环代替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克罗齐本人不同意把他叫新黑格尔主义者,起初自称“绝对唯心主义”,后改为“历史学的方法论”。

主要着作有:《作为表现科学和语言学的美学》(1902)、《作为纯粹概念科学的逻辑学》(1905-1909)、《实践哲学》(1909)、《作为理论和历史的史学》(1914),这四本书后合并为《精神哲学》;此外还有《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和死东西》(1907)、《美学原理》(1910)、《伦理和政治》(1931)、《最新论文集》(1936)、《黑格尔研究与哲学解说》(1952)。

上一篇:克罗纳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