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沃夫—华沙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45页(557字)

波兰的一个分析哲学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特法尔多夫在利沃夫创立,吸收他的学生爱杜凯维奇、切若夫斯基、乌卡谢维奇、东普斯卡等参加;同时,华沙的逻辑学家莱西涅夫斯基、塔尔斯基及其在各地的学生,在思想上也与之密切联系,所以称之为“利沃夫-华沙学派”。这个学派主要从事概念分析,反对思辨哲学,坚持所谓“实物主义”立场,即承认具体实物的实际存在,否认心理客体,否认事件、关系、特性的独立存在,认为意识的内容、感觉的质、颜色、声音等都是虚构;某种语言的法则总和不仅取决于经验,而且也取决于这种语言的概念,既是约定俗成的,部分又是任意的。一些人曾称赞这个学派的哲学观点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为其他一切学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在50年代初,波兰的克思主义刊物《哲学思想》杂志对这个学派的哲学进行了尖锐批判,说它“搞所谓小哲学,把自己局限在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上面”。用唯心主义态度理解语义学,把语言当成唯一的研究对象,使思想脱离了反映客观实际的过程,结果导致了“因袭主义”,成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变种。现在,波兰一些学者认为,这种批判是“可笑的”,“荒唐的”,称利沃夫-华沙学派的哲学是“唯物的实物主义”,许多观点与辩证唯物主义有着亲缘关系。

这个学派仍在继续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