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僧侣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02页(1998字)

日本古代佛教流派之一。

镰仓时代末期,日本传自中国南宋的禅宗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林下派,亦称山林派。另一派是五山派,也称丛林派。

该派是由当时林下派以外的临济禅诸支派组成的复合体。

其主要支派包括:临济宗黄派,临济宗圣一派,临济宗法灯派,临济宗大党派,临济宗佛光派,临济宗梦窗派,临济宗一山派,临济宗大鉴派,临济宗古林派等,此外,还有曹洞宗宏智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明庵荣西、圆尔辨圆、无本觉心,兰溪道隆、无学祖元,梦窗疏后,一山一宁、正澄清拙、古林清茂、东明惠日等。主要着作有:《兴禅护国篇》、《大鉴清规》、《宗镜录》、《元享释书》等等。

“五山”一词,拟指被镰仓、室町幕府直接统制、保护并为幕府服务的官方寺院总称。因上述诸派均以幕府官寺——“五山”为巢窟和根据,故有五山派之称。

五山制起源于中国南宋宁宋时代,约在镰仓末期传入日本。1299年(正安元年),镰仓净智寺首次被列入五山。1310年(延庆二年),镰仓建长寺、圆觉寺、寿福寺三寺也被授予五山称号。起初,五山只限于镰仓的禅寺,到了建武新政时期,以宗峰妙超为主持的大德寺深得后西是西胡天皇厚爱,于1333年(元弘三年)升入五山。

翌年正月,南禅寺被封为五山第一,同时,建福寺和东福寺也入五山。“建武新政”受挫,室町幕府建立,足利尊又把天龙寺列入五山。1341年(历元四年),足利直义正式排定五山顺序:五山第一:建长寺、南禅寺。

五山第二:圆觉寺、天龙寺。

五山第三:寿福寺。五山第四:建仁寺。五山第五:东福寺。净智寺列五山准五。

1358年(延文三年),足利义诠又重新规定五山:第一:建长寺、南禅寺。

第二:圆觉寺、天龙寺。

第三:寿福寺。第四:建仁寺。

第五:东福寺、净智寺、净妙寺、万寿寺。共十寺。

1386年(至德三年),足利义满听取义堂围信意见,规定五山十一寺:南禅寺为五之上,天龙寺、建长寺为第一;相国寺、圆觉寺为第二;建仁寺、寿福寺为第三;东福寺、净智寺为第四;万寿寺、净妙寺为第五。与中国南宋五山制不同,日本五山只表示寺院五个等级,非指五个寺院。

五山之中,有镰仓六寺:建长、圆觉、寿福、净智、净妙、万寿。京都五寺:南禅、天龙、相国、建仁、东福。

五山派僧侣在佛教理论上、承袭中国南宋禅宗“唯佛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接人心、见性成佛”的基本教义和临济禅“看话”、曹洞宗“默照”的修行方法,并把禅宗理论和日本故有宗教及政治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应于日本风土的八世禅学、政治佛教。《兴禅护国论》中主张:兴禅之目的在于净化心灵,剔除杂念,达无我而护神国。

因南宋禅学与官学朱子学的关系密切,五山派僧侣在引进南宋禅学的同时,也引朱子学入日本,在五山派僧侣中,尤其在五山派中后期,广为流传。

在理论上,五山派把禅学和朱子学融合起来、主张佛儒合一。

五山派僧侣不仅兴禅、倡儒,同时也大兴文学之风。室町幕府的建立,禅宗的中心由镰仓移至京都,五山僧侣和室町幕府接触增多,贵族化、官僚化倾向愈加明显。

同时,与中国南宋文化交流的加强,南宋禅林中颇具高雅儒风的宋文学思潮对五山派僧侣产生了影响。从1331-1335年以来至1592-1596年的270年间,五山僧侣大兴作文吟、形成宋儒文学的全盛时期。贵族文化的风格浸透于五山文学之中,并开始向纯文学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关师炼(1278-1364年,弘安元年-贞和二年),雪村友梅,梦窗疏后(1275-1351年,建治元年-观应二年),中岩圆月(1300-1375年,正安二年-天受元年)义堂周信、绝海中津(1336-1405年,建武三年-应永十三年),歧阳方秀(1363-1424年)等。

五山派僧侣从镰仓幕府兴起,室町时代达全盛,但其派门的形势、常随政治的变化而变动。进入东山时代,足利氏威信下降,该派宗风和势力也随之衰败。

应仁之乱后,五山派僧侣有些跑到林下学派的大德寺和妙心寺;有些蓄发还俗,留在五山的僧侣也逐渐放弃五山派遗风,从宋儒式入世态度、转向净土、隐遁的道教和纯佛教的出世态度。元和偃武之后,五山派中心南禅寺和“东西五山”及该派所属一切势力,均被金地院吸收。

五山派僧侣从镰仓末期形成到室町末期结束,前后共延续300年之久,对日本宗教、哲学、政治、文学等均有重要影响。

吉野室町时代,日本的儒学基本上被五山派僧侣所掌握,该派衰落以后,许多僧侣广传宋学,对宋儒朱子学跳出佛界,走向社会,起到积极作用。这一时期形成的“博士公卿派”、“萨南学派”和“海南学派”等即是五山僧侣所传宋学分化、发展的结果。

上一篇:无着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