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948页(1325字)

存在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

又译存在、是。意指本体的、原始的存在方式,它实际上是对人生在世创造性活动的本体论表述。克尔凯郭尔最早在存在主义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雅斯贝尔斯明确指出,“在”即是真正的实在,它是无条件的,无限的,自由的,是整个大全的根源,人的存在形式即是生存。海德格尔将“在”作为他的哲学的基本概念,他的整个哲学思想,都围绕着“在”的问题而展开和发展。

海德格尔首先考察了西方哲学史上对“在”的问题的研究。

他指出,“在”是自古希腊哲学以来整个西方哲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在”的本体论思考决定了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使之具有明显的本体论特征。但是,西方哲学从来也没弄清在的真正意义及其重要性,因为它们始终从本体论观点出发,研究那种在具体存在物之后的一般存在或具体存在物的普遍规定及一般原因。因此,它们需要借助一些其它学科(如逻辑学、各门具体科学等)的方法、并通过概念去把握“在”。

海德格尔认为,“在”是不能用概念去把握的,人们只能从存在者的具体存在方式中、即存在者“在”那里,存在者当下即在的方式中去体验和探索存在的意义。

从思想发展史看,海德格尔对“在”的考察经历了两个不同发展时期:早期,用现象学方法通过人的“此在”描述“在”的现象学显现;晚期,用解释学方法通过对歌、语言及艺术作品的分析力求直达“在”的含义本身。早期海德格尔认为,“在”直接显现在追问其意义的每个人的意识中。

意识或反省“在”的具体存在者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者,它不以纯粹意识的方式同“在”发生关系,而是通过注视、理解、确认、选择、烦恼等具体存在方式与“在”打交道。海德格尔指出,只有在人的这种生存状态中才能探求“在”的意义。

这种先于任何认知概念的人的生存状态,实质上可以被看作是没有任何规定性或否定任何规定性的“无”。

“无”通过人生中的“无聊”和“畏”等表现出来,这种找不到任何参照又孑然一身并由人的感受传达出来的“无”又启示出某种“在”的情形。

因此,“在”不存在于知性概念或理性推理的抽象、思辨方式中,而存在于一种极度否定和虚无的体验中,这就是“在”及其哲学意义的核心。海德格尔认为,这样做避免了由柏拉图到黑格尔在本体论研究中从“存在者”而不是“在本身”出发的迷误,由于不再将“在”作为一个确定不变的东西用确定不变的方法去研究,并将“在”的研究真正建立在最基本的存在状态——人的生存中,这就给本体论找到了真正的出发点和“基本的”基础。

晚期海德格尔离开人的“此在”,开始将研究语言、诗歌、艺术作品看作探寻“在”的秘密的途径。他认为整个存在的秘密隐藏于语言之中,因为语言是一部作品的元单位,对存在的理解只有通过研究在文化历史中遗留下来并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的语言及其作品才是可能的。从根本上说,对存在的意义的原始理解是一种对语言的理解,而诗歌正好代表了语言艺术的最高峰。海德格尔常常从一首为人们熟悉的诗歌或一幅绘画入手,层层剖析其中暗含的存在问题,开创了本体论的解释学发展方向。

上一篇:詹姆士(杜埃的) 下一篇:詹姆士,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