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部经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4页(504字)

佛经内容和体例之分类,亦称“十二分教”。据《智度论》三十三记载,包括如下十二类:(1)修多罗,意译为“契经”,意为契于理、契于义的经典,指佛经中直说法义长行文。(2)祇夜,意译为“应颂”、“重颂”,指采用颂体,与“修多罗”相应,重宣其教义。(3)伽佗,意译为“讽颂”、“孤起颂”。指不依照“修多罗”,直作偈颂之句。(4)尼陀那,意译为“因缘”,指经中说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因缘之处,如诸经之序品。(5)伊帝曰陀伽,意译为“本事”,指佛说弟子过去世因缘之经文。(6)阇陀伽,意译为“本生”,指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之经文。(7)阿浮陀达磨,意译为“未曾有”,指记载佛显现种种神通的经文。(8)阿波陀那,意译为“譬喻”,指以比喻说法之经文。(9)优波提舍,意译为“论议”,指佛与弟子以法理论议问答之经文。(10)优陀那,意译为“自说”,指无问者而佛自说法理之经文。(11)毗佛略,意译为“方广”,指佛说方正广大真理之经文。(12)和伽罗那,意译为“授记”,指佛对弟子说死生因果,给菩萨预言成佛之经文。此十二部经中,前三者为佛经基本体裁,其余则根据经文内容而立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