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47页(300字)

又名五夜、五鼓。古代不等间距记时制度。春秋时代有十时制,《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隋书·天文志》:“昼: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十时制将一夜分为五段,故称五夜、五鼓,后又称五更,“更”为“经历”意。《颜氏家训·书证》:“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所以尔者,假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则指寅,晓则指午矣,自寅至午,凡历五辰。”宋代王处讷《应天历》每夜分五更,每更分五点,更点制始载于历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