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302页(395字)

①指春、夏、秋、冬四季。《尚书·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墨子·天志》:“制为四时春秋冬夏。”四时又有别称,如称春为青阳、发生,夏为朱明、长嬴,秋为白藏、收成,冬为玄英、安宁(《尔雅·释天》)。四时各有三月,依次称孟、仲、季,即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等。因每时均有季月,故亦称四季。汉代蔡邕《月令问答》已着四季名。古代或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之始,或以夏历一至三月、四至六月,七至九月、十至十二月为春、夏、秋、冬。夏历、殷历、周历因岁首不同,四季起讫月亦相异(参见“三正”)。古代常约举春秋以概四时。一说四季分法起于春秋以后,在此前卜辞中,只分春秋两季(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②一日中四个时段。即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侨(子产名)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脩(修)令,夜以安身。”

上一篇:四民 下一篇:四时纂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