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606页(463字)

封建王朝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隋炀帝时改称国子寺为国子监,历代遂沿用此称(参见“国子学”)。明代初年改称南京国子学为国子监,设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籍、掌馔、典簿等官,建立各有关制度。国子监肄业生通称监生,根据不同来源有举监、贡监、荫监、例监等名称。其中贡监又有岁贡、选贡、恩贡、纳贡等类;荫监有官生、恩生两类。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设立北京国子监。永乐十八年(1420)迁都北京,称明初国子监为南京国子监。由此遂有南监、北监之分。清代初年,仍于南京和北京设立国子监,其官员设置及有关制度基本沿袭明代。清世祖顺治七年(1650),改南京国子监为江宁府学,保留北京国子监,称为国学。亦称太学。学生有贡生、监生两类。其中,贡生有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等6种;监生有恩监、荫监、优监、例监4类。荫监又分恩荫与难荫。以上学生通称国子监生。国子监规模和制度,比以往任何朝代更加完备。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立学部,科举与国子监一并废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