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705页(338字)

汉字书体之一种。本是草藁,即指起草文稿时书写快速便捷的一种书体。宋代张栻《南轩集》:“草书不必近代有之,必自笔劄已来便有之,但写得不谨,便成草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各个时期各种书体的草书,如草篆、草隶、章草、今草、狂草;狭义指章草、今草和狂草。始于秦汉之际,当时通行的是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章草”。至汉末,相传张芝将“章草”中的隶书笔迹脱去,省减偏旁,笔画萦缀,体势连绵,书写速捷而成“今草”。至唐代张旭、怀素又将“今草”写得更加恣肆放纵,字形复杂繁多,成为“狂草”。“狂草”更能表现书家的情性,故唐代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思慕、酣醉、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