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74页(735字)

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开元年间(713—741年)唐政府为加强北方边防,在边境要地陆续设置节度使,使其既握有军队又有财权。开元、天宝之际,朝廷日趋腐败,中央实力削弱,藩镇势力却日益增强。其中身兼平卢(治所在营州,今辽宁锦州西)、范阳(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市)、河东(治所在太原,今太原市)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扩军积粮,培养私兵,实力日益强大。安禄山见玄宗专宠杨贵妃,杨国忠乘机弄权,朝政混乱,渐萌夺权野心。755年(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兵15万,号称20万,从范阳起事叛乱。叛乱突发,而州县素无武备,叛军势不可抗,很快攻占洛阳。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燕。不久叛军又破潼关。唐玄宗仓惶出走,逃奔四川。行至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六军哗变,玄宗被迫诛杀杨国忠,赐贵妃自尽,始得入川。太子李亨赴灵武(今宁夏灵武),自行即位,是为肃宗。肃宗调集各地人马,并从回纥借来骑兵,分兵反击。叛军所至残暴,激起各地纷起反抗,乱军内部也矛盾重重。757年(肃宗至德二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唐将郭子仪率军收复长安、洛阳。安庆绪退守邺城(今河南安阳北)。759年(肃宗乾元二年)史思明击破围攻邺城的唐朝九个节度使的联兵,杀安庆绪,回范阳自称燕帝。后又攻占洛阳。史思明不久又为儿子史朝义所杀。762年(肃宗宝应元年)唐朝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几个主要叛将先后降唐。763年(代宗广德元年)史朝义穷蹙自杀。安史之乱最后平息。这场叛乱延续8年之久,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藩镇割据势力,也从此急剧发展。此后,统一局面为分裂割据所替代,国势由盛转弱,安史之乱是为重要转折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