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输出与资本流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北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第636页(931字)
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个人或政府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和其他权益而向国外不发达地区的投资和贷款。
资本输出的类型,按照输出的主体可分为:(一)私人垄断资本输出,它包括私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私人出口信贷;(二)国有垄断资本输出,它包括贷款、赠与和政府出口信贷。按照输出的资本可分为:(一)借贷资本输出,也叫间接投资,是为获取利息而通过贷款方式而输出资本;(二)生产资本输出,也叫直接投资,是为获取利润而通过在国外直接开办企业而输出资本。
资本输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性,在于垄断的统治使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大量过剩资本;资本输出的可能性,在于落后国家和地区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流通范围,已有了初步的基础设施,加之资本少、地价贱、工资低、原料便宜。
资本输出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就已经出现,但数量少,不占主要地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迅速发展起来,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成为帝国主义的一大经济特征。垄断在国内的统治,通过资本输出并带动商品输出,而扩张为在国外的统治;成为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帝国主义列强在领土上瓜分世界的先导。战后资本输出有了新的发展,其作用和意义也在增大,但资本流动超过了资本输出的规模而占国际资本运动的最大比重。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相互之间的流出与流入。它已占到国际资本运动总量的3/4左右,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占1/4左右。资本流动是双向性的,反映资本对外扩张双方的对等性与竞争性;而资本输出是单向性的,反映资本对外扩张一方对另一方的不对等性与掠夺性。资本流动体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而资本输出则体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
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出的共同点,在于资本对外扩张的本性和垄断资本追逐高额垄断利润的国际运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