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人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74页(1476字)
印度古代人学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历史时期。
1.吠陀时期。约公元前2750年——公元前5世。印度最早的人学思想材料就产生于印度上古时期流行的宗教文献——吠陀之中。它记载了印度原始社会末期对人、宇宙、神的朴素、直观的看法。其中的“原人”说认为,原人是宇宙的本原,又是人类的始祖;原人是绝对的、无所不在的、全能全知的本体;原人与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原人的口、臂、腿、双足还分别使人类脱生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阶层。
吠陀时期的婆罗门经典《奥义书》是解释吠陀的奥义的。它提出了梵即我、我即梵、梵我同一说,此外还提出业和轮回说。
吠陀时期的古代人学,是以神话形式描述人的创生过程和人本质的初步观念,它是印度古代人学的启蒙时期。
2.史诗、经书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4世纪。这个时期主要有婆罗门正统学派和非正统的汐门思潮两大学派。其中,正统派婆罗门教的《薄伽梵歌》以史诗形式描绘和阐发了吠陀、奥义书中的人学观念。非正统派有顺世论、佛教、耆那教和生活派等。如顺世论认为,人与万物都是由四大(地、水、风、火)元素合和而生,人的意识也是这“四大”以特殊方式结合而战的肉体产生的,人的解脱就是死亡本身,人死后复旧“四大”。顺世论否定命定论,主张入世的人生观,反对苦行和一切虚伪的宗教戒律与道德,肯定人生的目的在于享乐。代表新兴的刹帝利阶层利益的佛教,提出了“四谛”和“十二因缘说”,是带有世俗化特征的宗教人生哲学,它引导人们从内心去反省自身的苦难,通过内省实现涅槃境界。而耆那教则提出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这七谛说与正统婆罗门教的人学相抗衡。
在公元三至四世纪正统派又创作了《前弥曼差经》、《梵经》、《胜论经》、《数论经》,把正统派的宗教人学作进一步的繁琐论证,使其神圣化、经典化和抽象理论化。
3.中世纪以后的印度人学。公元4世纪——18世纪。这一学期的人学派系繁多,顺世论、佛教、耆那教人学进一步精致化。另外,又出现了弥曼差派和以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吠檀多派,这些派别的人学思想与宗教混为一体,体系庞大,引经注疏、论证繁琐。
印度古代人学基本上是一种悲观的人学。它相信人生充满着苦难。而苦难是由于人对梵、自我、神的无知(“无明”)所产生的。因此它设定人的目的是摆脱这些苦难,从而把人生的终极目标抽象为非经验的、超理性的状态。若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否定人在肉体上的真实性,抑制人的肉体欲望、感觉和理智。这就是说,印度古代人学否定了人在现实或世俗世界中的真实性、尊严与人性自由的实在性,而把人的理想、幸福寄希于宗教设定的彼岸世界中,所以,它关注的不是人在世俗世界的生活,而关注的是遁世神秘的生活(瑜伽、修行)。也因此,印度古代人学的“业”、“再生”、“永生”、“解脱”这些宗教式的人学观念完全超出了与一般经验与理智的范围,与现世生活毫无关联。
但是也应当注意到在印度古代人学思想及其流派也有象顺世论的,那样一些非正统的、带有唯物主义因素的、积极入世的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