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75页(2011字)
印度古代最早的社会和宗教历史文献,是对神的颂歌和祷文的文集。吠陀(Veda)愿意为“知识”(或“明论”),主要是指宗教知识,它是婆罗门教的经典的总称。吠陀本集有4部,即《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闼吠陀》。其中《梨俱吠陀》是最古老的本集,它的大部分内容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中叶,是印欧语系移到印度河流域后的作品,共1070首,10552颂,分辑为十卷。《夜柔吠陀》是《梨俱吠陀》的颂而成,是配上了曲调和旋律的集子,以在祭祀时用来歌唱的。《娑摩吠陀》10卷,730首,6000颂,形成于约公元前1000年,是巫术、咒语的汇集。吠陀记录了印度原始公社瓦解和奴隶制度形成时期的宗教信仰,它是以神化的形式,以自然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吠陀包含着人类幼年思维的“萌芽”,它对宇宙和人的本原、人与神、人与自然、人的本质进行了初步的哲学研究,也是印度人学思想的发端。
(1)神人同一 梨俱吠陀中的众多神灵都是星辰、风雨雷电、山川草木以及各种动物等等。雅利安人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他们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对大自然奥秘的无知和对自然物的依赖而产生了惊奇和敬畏,将大自然附诸神性,认为它们为神所操纵,是神力的显示,他们崇拜的诸神有天界神、空界神、地界神。天界神有天神特尤斯,它是太阳光的神格化、司法神伐楼那(掌握道德和秩序)、女神(代表太阳形象)、莎维特丽(代表太阳运动之神)、乌舍神(表示黎明女神)。太阳神的神性宛如少女,日日新生;空界神有雷神因陀罗、风神洼尤、杀神罗特罗,《梨俱吠陀》以大量的篇幅歌颂雷神因陀罗,把因陀罗描绘成一个人间的伟大勇士,身驱巨大、手持金钢杵,英勇善战、参加战斗时有许多下属和随从象人一样会饮酒,生性刚烈;地界神有祭祀之神阿耆尼、酒神苏摩、地母神波利蒂毗、智慧神娑罗室伐底等。在吠陀中,天、空、地三界的大多数神祗的主要是人格化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把人的许多性质转移到神身上,吠陀中神人、神畜、神物是同形的,神人是同一的。因为吠陀时代,人类尚处在思维的初级阶段,人们屈从于自然,还不能把人自身与自然界以及其它区分开来,人类以自己的灵魂赋予自然界以灵魂,以人的动机、性质去规定自然界,把自然界作为人格对象加以崇拜,所以,吠陀多神崇拜的实质是人性的抽象反映而形成的一种自发宗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演化成为一种人的宗教。在吠陀中,神人同一的关系又发展成主人与奴仆、父与子的亲族关系,吠陀认为人的祖先是摩奴,摩奴则是遍造神与工巧神所生,所以人类都是神之子。
(2)原人理论 吠陀认为原人、太初、金卯、梵天、我等是产生人和其它万物的本原。吠陀中的《原人歌》认为,原人派生出万生万物,它是不朽的主宰,原人有千头、千眼、千足,可以拥抱大地,原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从原人产生了韵律和祭祀,生出了牛、马、山羊等各种动物,《梨俱吠陀》的“人的颂歌”中,首次出现了三种吠陀和四个种姓的名称。在这里,吠陀认为“原人”是一切,威力无穷,但是天神却用人作为祭祀的牺牲品,把人化为一切,原人是四种姓的主宰,婆罗门是他的嘴,武士是他的手臂,吠舍是他的双腿,首陀罗是他的双脚。原人理论是一种拟人化的表现,把人的本性与宇宙的本性等同起来,确立了最高的一元种——原人。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的阶级分化、奴隶制建立的必然要求,宗教便以神的名义把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加以神圣化,从而逐步形成了祭祀万能、吠陀天启、婆罗门至上、天国和来世的观念。
(3)人生观 吠陀认为人在今生的幸福,在于要有热烈的愿望、满足欲求的境界,幸福就是在光辉月亮般的世界里找到食物与充分的快乐,使一切渴望得到满足。人不应顾虑死后生活,人死后的来世与今生相同,仍有身体和灵魂,死人经过火葬之后变得更为清洁,死人仍然可以吃喝,并且能够和家人见面。吠陀的这些人生观,后来就演化为宗教的来世的天国思想。成为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4)论人的愿望 《梨俱吠陀》认为,人的愿望是各色各样的。如木匠等待车坏,医生盼人跌断腿,婆罗门希望施主来;正如马儿愿拉轻松的车辆,快活的人也喜爱欢笑闹嚷,男人想女人到身旁,青蛙把大水来盼望。吠陀还初步认识了人的愿望因社会分工之不同而各有不同。
(5)论人的义务 《梨俱吠陀》认为,虽然诸神不曾注定人的死亡和饥饿,即使是丰衣美食的人也总要死的。富有的人应施舍贫困和饥饿的人,这样他就能得别人的慰藉,这样的人是仁慈的人,即使将来他也陷入困厄之中,他也会有许多人来做他朋友的,让富人满足贫穷人的哀求,他的眼睛就是看到人生较远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