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内外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骨伤科手册》第551页(1601字)
膝内翻是指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踝部接触,而双膝不能接触的畸形;膝外翻是指下肢自膝部向外偏斜,两足内踝异向分离不能靠拢的畸形,膝内、外翻较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病因病理】
膝内、外翻是一种继发性疾患,其原发疾病有骨代谢与内分泌疾病、骨发育紊乱、非化脓性关节炎、脊髓前角灰质炎、骨骺损伤等。
由于膝内、外翻改变了关节正常的生物力线,使膝关节内或外侧关节面超负荷负重,软骨粗糙、变性、软化、破碎、脱落、软骨下骨裸露于关节腔硬化、增生,负重侧间隙变窄,进一步加重了膝内、外翻畸形,形成恶性循环。对侧副韧带因受过大的张力而松弛,使膝关节不稳定,又加速了关节软骨的退变,出现骨性关节炎和滑膜炎。
【诊断】
(一)症状与体征
1.膝关节不适及疼痛:早期可无自觉症状,日久出现膝关节不适及疼痛,休息后可自行缓解,膝内翻者膝内侧较重,膝外翻者膝外侧疼痛明显。
2.畸形:是患者最典型突出的体征。膝内翻者双踝靠拢时双膝不能并拢,双下肢呈“O”型;膝外翻者双膝并拢时,双踝分开不能接触,双下肢呈“X”型。
3.步态:膝内翻患者行走时左右摇摆,膝外翻较重的患者行走时膝关节屈曲,步幅较小,呈摇摆状。
4.测量:正常情况下髂前上棘与一、二趾蹼间的连线通过髌骨中点。测量髌骨中点至该连线的距离,可反映膝内、外翻的程度。膝内翻需测站并足站立时双胫骨内髁间的距离;膝外翻需测仰卧并膝时双内踝间的距离。
(二)影像学检查
拍摄X线片应包括股骨和胫骨。
膝内翻:膝关节间隙不对称,内侧较狭窄,关节软骨下骨质致密,膝关节面与踝关节面不平行,下肢力线在髌骨中心内侧通过,股胫角内翻超过5°。
膝外翻:股骨外髁发育较小,下肢力线在髌骨中心外侧通过,股胫角外翻超过7°。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生理性膝内外翻相鉴别。生理性膝内、外翻畸形较轻,内、外翻度数在10°以内,同时一般状况良好,无慢性病、佝偻病等的临床表现。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膝内翻:在佝偻病活动期或4岁以下,畸形尚不严重者,可通过夹板或布带捆绑法矫正,同时垫高鞋底外侧部分;对佝偻病病情稳定而畸形明显的3~5岁患儿行闭合折骨术,纠正畸形,长腿管形石膏固定4~6周。
2.膝外翻:采用手法推拿按摩股内侧肌群,同时结合夹板或布带固定,并在鞋内侧垫高,矫正力线,纠正外翻。
(二)手术治疗
5~6岁以上患儿,畸形基本稳定,原有疾病已被控制,可行手术切开截骨矫正,膝内、外翻均可采用“U”形截骨矫正畸形,外固定器固定的方法治疗。术后4~6周可扶单拐行走,胫骨6~8周,股骨8~10周截骨面愈合后可去除外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