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比昂松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40页(768字)

【生卒】:1832—1910

【介绍】:

挪威人、剧作家。出生于牧师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他与易卜生、谢朗和李四人常被人称为19世纪挪威文坛四杰。作品颇多,早期作品有农民故事集和历史独幕剧《战役之间》(1857)。不久又写出故事集《阿尔纳》(1859)、《一个快乐的孩子》(1860)和剧本《跛子胡尔达》(1858)等。比昂松的作品一开始就明显地从教诲读者出发,试图激发人们对挪威历史及其成就的民族自豪感。比昂松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资本家、官僚、报刊编辑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其他“大人物”的一些反人民的罪行,但却又宣扬阶级调和。他着有《编辑》(1874)、《破产》(1874)和《人力所不及的》(1895)等社会问题剧,其中极力主张人道精神。在他看来,资产阶级已经准备实行铁血统治,无产阶级正准备采用暴力,双方各走极端,势必要导致社会的毁灭。他提倡宽恕和爱,希望劳资之间化对立为融和。在他的剧本中,原来势不两立的压迫者和被压迫者都本着人道精神互相接近了。比昂松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正在挪威兴起的右翼社会民主党思潮。挪威资产阶级为此把他捧到易卜生之上,还采用他的诗《是的,我们永远爱此乡土》作挪威国歌歌词。晚年,比昂松自认为是社会主义者,为了和平和增进国与国之间彼此了解而不懈地工作、奔走,并仍勤奋写作。1903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剧本在开创欧洲的社会现实主义戏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只有人道,才能拯救 比昂松信奉并宣扬资产阶级的人道精神,他反对暴力,鼓吹阶级调和。他主张,要唤醒人们的良心,要正义、仁慈和忍耐。他认为工人和矿主应互相宽恕和接近,这样才符合人道。他在剧本中写道“凡是不合人道的我都害怕”。他认为,只有有了人道才能有拯救。

上一篇:托尔斯泰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