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柏拉图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131页(2422字)

【生卒】:前427—前347

【介绍】:

雅典人,双亲都出自雅典名门。

在他的少年时代,正值雅典的多事之秋。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遭到惨败,政局动荡,事变迭起。30僭主的恐怖专政,进一步加剧了雅典的危机。

但是在民主制恢复后,却不公正地处死了苏格拉底,这使他十分震惊。

从此之后,他对民主制和僭主制都失去了信心,放弃了在雅典从政的抱负。于是,他离开雅典,到意大利南部、埃及等地游历,接触了各种学派,潜心研究它们的学说。

埃利亚派、毕达戈拉派、赫拉克利特、奥尔弗斯教派对他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40多岁时又回到雅典,建立了着名的阿加德米学园,从事着述和讲学活动。公元前347年,他以80高龄在学园去世。

柏拉图的着作,连书信在内,共有36篇。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对话形式写成的。对话大致可分为三组:第一组对话写于苏格拉底被审判前、受审判和被处死后的一段时间,内容基本上讲苏格拉底如何探讨人生问题,文词华美生动。

出色地描述了苏格拉底的人格、思想及探求定义的方法。第二组对话写于游历时期,这是他苦心建立自己体系的时代,作品思想深邃,但文词华美大不如前。第三组对话写于他的体系已经确立的时期,开始用他的理念论解释各种问题。

其特点是文词华美,思想深邃。

在以上这些对话中,涉及人的问题较多的有:《共和国》,《费多》,《斐里布斯》,《拉里斯》,《普罗塔戈拉》,《查米德斯》,《李西斯》,《会饮》,《高尔吉亚》,《美诺》,《尤息弗洛》,《法律》,《埃皮诺米斯》等。

(1)人与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其哲学的核心和基础。

他认为,存在一个永恒、不变和普通的绝对世界,它独立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中的美、公正和善的事物的真实性取决于绝对的美、公正和善的理念。就是说,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纯粹的理念世界,一个是具体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

时间和空间只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是区别理念与具体事物的界限。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因为分有了相应的理念,才得以存在,由于分有的程度不同,所以其真实性也有差异。在理念世界中,不同的理念层层递升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阶梯体系,居于这个体系顶端的是善的理念。

其下的那些理念都以它为目标,因为它最完满,所以又叫最高的善。

柏拉图说,常人只能了解他所见到的个别事物,至于这些事物的背后是什么,他是茫然无知的。人的知识可分为三个阶段:知识、意见、愚昧。第一阶段是关于理念的,即对理念有所知,有所识;第二阶段是关于物质世界的意见;至于愚昧则完全与真世界(理念界)无关,愚人所肯定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

柏拉图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与人的灵魂不死有密切关系。人的灵魂在投生前就已存在,并对理念世界有直接的认识。但由于投生后受到肉体的拖累,不容易回忆起原来具有的真知识。肉体是达到真知识的障碍,为了获得真知,人必须挣断这种束缚。

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只不过是真观念的摹本而非实物,它们只对灵魂有唤起回忆的作用,因此,认识就是回忆,所有的学习都只是把灵魂重新唤醒。

(2)人分等级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人分为三等:保护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

保护人是监护全国的人,他们是少数的精英,只有他们才有治国之才。在国家开始建立时,立法者就任命保护人。

此后,他们的职位可由他们的亲族所继承。但来自较低等级的出类拔萃之辈也可以上升到保护人的地位,而原来保护人中没有出息的子弟也可以降为军人或平民。

保护人的任务是努力实现立法者的愿望。为使保护人能完成他们的任务,柏拉图拟出了一整套关于他们如何培养如何生活的计划(如,公产公妻公子女,严酷军事训练等),使他们在身心两方面都受到锻炼,以备将来完成治国大任。

军人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平民是为国家的存在提供劳动产品的。保护人的品德是智慧,军人的品德是勇敢,而从事劳动的人的品德是节制(欲望)。

如果以上三种人都具备了自己的美德,各司其职,不相互僭越,社会就和谐稳定,人们就会幸福,这就是做到了公正。

(3)个人灵魂中的四德 国家是个人的放大,个人是国家的缩小,“在一个国家里和在一个人的灵魂里一样,有着数目相等的相应成份,“一个公正的人和一个公正的国家并无不同,两者是相似的”。

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意志和情欲三个部分组成的。

理性具有智慧,意志产生勇敢,情欲应加节制。在这三者中,理性居首位,意志其次,情欲居下。灵魂中这三种成份在理性宰制下和谐相处,就会造成一个公正的人。

柏拉图的意思是说,美德即和谐。和谐的首要因素是公正。人不能用肉眼看到永恒的公正,它只表现在个人和社会中,从和谐的生活中便可见到永恒公正的踪影,“所以,公正的人不允许他内心的诸成份做不属于其本份的事情,不容许它们相互干涉,只许它们秩序井然。他是自己的主人,把自己的性格调整得和谐自然,象由高、中、低三弦构成的和弦一样。这就是一个和谐的人,指导他行为的,是他的智慧”。

智慧居诸德之首,具有智慧的人是哲学家。

哲学家成为国王或国王成为哲学家,就会造成最好的社会和国家。对个人而言,用理性宰制情欲,就能过一种幸福的生活。

在柏拉图的眼里,真实地存在着一种自明的、理性的原则,美德与公正就是为了保证这原则实现的。公正是社会中的支配力量,是调节公共社会生活的原则,也是个人生活价值的标准。柏拉图重视社会对道德性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同时,坚决否认一般人的自由权利。认为大众只不过是供哲学王进行统治和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而已。

实际上,他们讲的一切都是指的统治者如何过善的生活,他根本没把平民放在眼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