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15页(1835字)
【生卒】:约前313—前238
【介绍】:
字卿,汉代为避汉宣帝(刘珣)讳,亦称孙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百家争鸣的总结者。他曾游学于齐,在稷下学宫讲学,“三为祭酒”。又西游入秦,议兵于赵,两度为楚国兰陵令。后罢居兰陵,着书讲学。其着作由后人整理成《荀子》一书,共32篇。
荀子以儒家自居,推崇孔子。但他抛弃了孔子学说中“天命观”等唯心主义因素,吸收了道家“天道自然”、“精气说”等合理因素,创造了自己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以“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天论》)反对孟子的“天人合一”。认为天是按自己规律运行着的自然界,“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同上)天的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干预人世治乱,从而抹掉了“天”的神秘主宰意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礼论》)客观物质都是自然的产物,由其内部矛盾推动而变化发展。但是,人可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这些光辉的思想,反映了新兴的地主阶级敢于面对现实,改造世界,人定胜天的勇气。
在认识论上,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他认为人可以通过感觉器官“天官”(耳、目、鼻、舌、身)和思维器官“天君”(心),去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过程分为“天官意物”和“心有征知”两个阶段。“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当薄其类然后可也。”(《正名》)即理性认识必须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同时他又看到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解蔽》)墨子的狭隘经验论就是由于把认识停留于感性阶段,相信感官错觉而产生了“有鬼论”的错误。“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同上)要把握事物的“道”,必须经过“解蔽”的过程。“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同上)即排除认识过程中各种主客观干扰,运用理论思维,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最后,荀子特别强调认识必须付诸行动。“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后止矣。”(《儒效》)行重于知,是知的归宿,并具有检验知的功效,“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性恶》)这些思想都是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不过荀子的认识论也有过分夸大理性思维重要性的倾向,认为“心”是“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解蔽》),可以导致意识主观自生的错误。
在社会历史观上,荀子提出“性恶论”作为其全部政治伦理学说的基础。他认为人性就是人的各种自然属性,“饥而欲饱,寒而欲衣,劳而欲休。”(《性恶》)人的自然属性不仅是先天具有、不可改变的,而且有无限发展的趋势。“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礼而归于暴”(同上),故人性恶。善来自后天学习之“伪”,即人为。圣人一方面创造“礼义”,教育万民,“化性起伪”。另一方面又建立法度,“明分使群”,限制人们恶劣情欲的发展。“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此礼义之所起也。”(《礼论》)这是中哲史上比较完善的国家起源学说。由此,他提倡“隆礼”、“重法”的政治学说。“礼义者,治之始也。”(《王制》)“礼者,法之大分。”(《劝学》)“法者,治之端也。”(《君道》)既重视道德教育,又重视法律制裁,以求巩固地主阶级的等级剥削制度。在经济上,他提出了“开源节流”、“强本节用”等主张。提倡“省工贾,众农夫”的重农主义,对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有一定影响。在逻辑学上,他建立了“制名以指实”的逻辑学体系,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名家的逻辑思想。荀子的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为千古范文,其《赋》对汉赋有一定影响。
战国时代,荀、孟是儒学内部两大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荀子学说代表了儒学内部求实重理的唯物主义倾向。他“隆礼”、“重法”的政治观点被他的学生韩非和李斯发展为法家学说,为秦王朝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宋明以后,孟子被尊为儒家“亚圣”,从此“扬孟抑荀”,荀子被视为儒学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