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41页(1060字)

【生卒】:1139—1193

【介绍】:

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人。因结茅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西南),世称象山先生。南宋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创始人。官至奉议郎知荆门军。其学与兄九韶、九龄并称“三陆之学”,着作后人编为《象山先生全集》。

陆九渊开创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分支。他也反对朱熹“理在气先”,太极在世界之外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这是“叠床上之床”,“架屋下之屋,”(《象山全集·答朱元晦书》)割裂了本体与作用。他认为理与气是统一的,不过不是统一在物质性的气上,而是统一于人的主观意识——“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份内事。己份内事,是宇宙内事。”(《杂说》)这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是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禅宗“心生则种种法生”的继承与发挥。他把这种心包万物的关系比喻成“镜中观花。”心具有反映万物的能力,他把万物在心中的映象等同于客观物质,于是万物似乎都成了心中之物。进而他认为“理”也在心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语录》)同时,人心中的“理”又是共同的,“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此理。心即理也。”(《与李宰》)因此人心才是一切封建伦理规范的根源。“皇极之建,彝伦之叙,……根乎人心,而塞乎天地。”(《杂说》)道德修养的任务就在于体认、反省本心。他认为朱熹的“格物”方法是“支离”的。外物太多,无法穷尽,而且天理也根本不存外物中。“格物者,格此(心)者也。”(《语录》)天理都在人心中,但凡人因物欲引诱,致使本心不明,“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养心莫善于寡欲》)“格物”就是“剥落”心中的物欲,“将以保吾心之良,必有于去吾心之害。”(同上)物欲“剥落得净尽”,本心必然“清明“、“纯正”,“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然能孝,事兄自然能弟”(《语录》),便可以做一个符合封建礼教的圣贤。

陆九渊与朱熹之异,仅在于如何规定封建伦理道德的本原,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曾评价说:“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既使意见终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宋元学案·象山学案》)朱熹发挥的是孔孟的天命观,陆九渊发挥的是“忠恕之道”。朱陆矛盾是儒学内在矛盾的展开,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陆九渊的心学为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

上一篇:叶适 下一篇:王守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