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52页(1613字)

【生卒】:1858—1927

【介绍】:

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思想家。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光绪进士,官至工部主事。青年时代曾多次上书要求变法,甲午战败后在北京领导1300多名举人“公车上书”,反对订立《关条约》。后组织“强学会”、“圣学会”、“保国会”,宣传变法理论。1898年在光绪皇帝支持下领导了“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国外。但他抱定改良宗旨不变,反对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的革命运动,成为保皇派领袖。1917年参加张勋复辟活动,从“先进的中国人”堕落为“复辟祖师”。主要哲学着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礼运注》、《中庸注》等。

康有为用中国传统的辩证法思想和西方传来的进化论为变法进行论证,认为“盖变者,天道也。”(《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变化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上清帝第六书》)因此世界各国“变法而强,守旧而亡。”(同上)中国只有变法才能图存。他把今文经学《春秋传》里“三世”的思想和《礼记·礼运》中“大同”、“小康”的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历史循环模式。他认为历史是从“据乱世”经“升平世”(小康)向“太平世”(大同)过渡。封建社会是“据乱世”,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升平世”,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是“太平世”。他说这就是孔子“托古改制”提出的社会变革理想,在《孔子改制考》中,他把孔子打扮成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精神的改革家,借孔子的亡灵宣传自己的主张。在《新学伪经考》中,他通过寻章摘句的考据,证明当时学者奉为圣经的儒学着作,都是汉代刘向父子帮助王莽制定的“新学”伪经,并非孔子思想,从而极大地动摇了保守派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变法思想的传播。不过,他所说的进化只能“循秩渐进”,“不能躐等”,是一种根本否认质变的庸俗进化论。他以此反对民主派的革命理论,认为“普大地杀戮变乱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进呈法国革命记序》)这种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既想变法,又害怕革命群众运动的心理。他只希望进行一次自上而下的、温和的改良。这些观点为他以后成为反革命保皇派留下了思想基础。

在哲学上,他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元气论”,认为“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起造天地,天地始也。”(《春秋董氏说》)物质性的气是万物的本原。他反对作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指出:“凡物皆始于气,既有气,然后有理。生人生物者,气也。朱子以‘理在气之前’,其说非。”(《万木草堂口说》)他又极力用从西方学来的自然科学知识丰富发展古代朴素唯物论。认为古代思想家用来表示精神现象的“精气”、“神”,就是西学中的“以太”、“电”。他说:“知气者,灵魂也,略同电气,物皆有之。”(《礼运注》)“不忍人之心,仁也,电也,以太也,人人皆有之。”(《孟子微》)由于他并没有真正掌握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于是便沿着这条把精神物质化,又把“电”、“以太”伦理化的庸俗唯物主义道路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因为“电”无处不通,无所不在,故“物我一体,无彼此之界,天人同气,无内外之分。”(《中庸注》)以至“物即己而己即物,天即人而人即天,凡我知之所及即我仁之所及。……山河大地,皆我遍现,翠竹黄花,皆我英华。”(同上)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理论上来源于禅宗和陆王,实质上反映了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本身缺乏物质实力,只得用吹胀了的主观仁爱精神鼓舞自己的战斗勇气。

康有为矛盾的哲学思想及其蜕变,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软弱性,他们无力建立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指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

上一篇:魏源 下一篇:谭嗣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