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97页(1067字)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奠基性着作,“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9页),欧洲哲学史上的名着之一。

1800年,追随谢林,认为谢林把自己说得含糊不清的东西解释得明晰透彻的黑格尔,在一封给谢林的信中表示:“我不能满足于开始于人类低级需要的科学教育,我必须攀登科学的高峰。我必须把青年时代的理想转变为反思的形式,也就是化为一个体系”(《黑格尔通信百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8页)。这个体系就是“科学的系统”。黑格尔到耶拿后,于1805年冬天动笔撰写这个系统的第一部即《精神现象学》,次年10月13日,匆忙完稿,按时交给了出版商,1807年出版于班贝格和维尔茨堡。作者生前未再版,以后出现了因全集编者不同而不同的德文版本和各种文字的译本。中译本上册于1962年出版,下卷于1979年出版。

《精神现象学》正文由六章组成。其内容是讲“一般的科学或知识的这个形成过程”(《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7页)。黑格尔认为,哲学(逻辑学)是以理念(概念)为对象,但它不是一个现成的东西,而是从感性确定性开始,经过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宗教,到达绝对知识,才形成概念的知识,产生纯粹概念。“意识在这条道路上所经历的它那一系列的形态,可以说是意识自身向科学发展的一篇详细的形成史”(同上书第55页)。黑格尔认为现象学是逻辑学的准备或导言。正文之前有一篇长篇序言。这是一篇对理解黑格尔哲学有重大价值的序言。

黑格尔开宗明义地指出,哲学必须上升为科学的真理体系。他在批评斯宾诺莎、康德、费希特和谢林时指出:“照我看来,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实体性自身既包含着共相(或普遍)或知识自身的直接性,也包含着存在或作为知识之对象的那种直接性”(同上书第10页)。这是黑格尔辩证法中思维与存在同一、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辩证法一致的理论依据。正因为绝对是活的实体,是单一的东西分裂为二的过程或树立对立面的二重化过程,绝对精神才有意识的形成史,才有逻辑、自然和精神阶段的漫长发展过程,才有绝对精神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实现自己、确证自己的过程,才有了“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163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