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刍言》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260页(1865字)

清王瑬着。清代论述纸币的专着。王瑬(1786-1843),原名仲瑬,字亮生,又字子兼,江苏吴县东洞庭山人。着有《四书地理考》十四卷,《壑舟园文稿》一卷,《乡党正义》十六卷,《毛多识编》十二卷,《圣学入门书衍义》十二卷。道光八年(1828)写成《钞币刍言》,于道光十一年(1831)刊行。道光十七年(1837),他对此书作了修改补充,更名为《钱币刍言》。此后,还有《钱币刍言续刻》、《钱币刍言再续》问世。

清代道光年间,外国鸦片走私所引起的“银荒”日益严重,大量白银外流造成银贵钱贱的现象日趋加剧。加之,白莲教、天理教农民起义的打击,清王朝的财政危机以及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在这种背景下,王瑬在纸币上大作文章,把随心所欲地发钞视为解决社会矛盾,挽救财政危机的灵丹妙药。

《钱币刍言》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钱钞议》,主要是王瑬对自己的主张所作的一些理论论证。第二部分《拟钱钞条目》,是他所拟定的发行纸币和铸造大钱的具体措施。第三部分《先正名言》,是他汇集自宋至清的主张发钞的言论。第四部分《友朋赠答》是他为推行自己的主张向当时一些有权势的人物和知名人物发出的信件,以及其中某些人的复信。

王瑬在《钱币刍言》等书中,提出了一整套行钞、铸大钱的货币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发行面额为一贯至千贯的钞币,最小的钞一尺见方,最大的钞宽一尺,长三丈,要分别以金、石、木、革、绢制函匣收藏。与此同时,当百、当十大钱,与当一钱并行。钱粮关税一律收钞,一贯以下征钱。用钞倍价收民间铜器铸钱。还提出禁用铜、银为币的政策,钱、钞可以互易等。

从《钱币刍言》(包括《续刻》、《再续》)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王瑬货币改革主张的中心内容,是鼓吹无限制地发行不兑现的纸币。他宣扬纸币是取之不尽的财富,可以随心所欲地制钞。“凡以他物为币皆有尽,惟钞无尽,造百万即百万,造千万即千万,则操不涸之财源。”(《钱币刍言·钱钞议一》)王瑬把这种欲造千百万,看成是“富国富民第一策”,“国家既富,则必有善政之施。”(《钱币刍言续刻拟富国富民第一策》)他还不厌其烦地列举种种“利国”又“利民”的“善政”:官加俸、吏增禄、减田赋、轻关税、垦荒田、兴水利、修学校、积义仓、鳏寡孤独皆有所养,把滥发纸币推崇为解决财政、经济以至一切社会问题的“独传秘宝。”(《钱钞刍言续刻上何尚书仙槎先生书》)

从《钱币刍言》等书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王瑬货币改革的理论基础,是“足君尤先”的财政观点和名目主义的货币观点。

王瑬提出与儒家“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相反的论调,这就是“必君足而后民足”。他以夏周商三代为界,三代之前是“君民相通”的时代,应奉行“必民足而后君足”的圣训;三代之后是“君民相隔”的时代,就要奉行“足君尤先”的原则了。如何才能足君呢?王瑬指出:“足君莫如操钱币之权”,“欲操钱币之权,必也行钞以收银,使银贱而不为币”。

王瑬无视钞虚银实这一基本常识,抹煞金属币和纸币的区别。他说:“至谓钞虚而银实,则甚不然。言乎银有形质,则钞亦有形质;言乎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则银钞皆同。”(《钱钞刍言续刻与包慎伯明府论钞币书》)货币既然无内在的价值,那么,货币的价值从何而来呢?王瑬断言是由国家的权势随心所欲创造出来的,即所谓“权势以行之”。既然国家能够创造货币的价值,那么也就可以任意不加限制地滥发纸币了。他否认历史上纸币流通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无限制发行,否定历史上物价上涨的原因在于纸币的恶性膨胀,把历史上行钞失败的原因归于技术不精等方面,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作辩护。

王瑬主张封建统治者一方面要“操其权”,即“行钞之利,取之天地者也,故利无穷而君操其权”;(《钱币刍言·钱钞九议》)另一方面还要“尽其妙”,即“惟行钞则取之不尽,而非取于民也,实为法之良者,第前人行之尚未能尽其妙耳。”(《钞币刍言·钞币回答三十》51页)王瑬所鼓吹的“操其权”、“尽其妙”,正如克思一针见血指出的,动机就在于用“纸蝴蝶”把财富从公众的钱袋诱入空虚的国库里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