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353页(1760字)

英国着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一本对当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重大影响的着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激化,企业开工不足和大量失业成为经常现象,这在英国显得尤为严重。1929年爆发空前深刻的世界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世界陷于长期萧条状态,失业问题更趋严重。30年代以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可以借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说教彻底破产。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套医治失业和危机以加强垄断资本统治的新的辩护理论和政策。正是适应这个需要,凯恩斯以抨击“经典学派”(实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姿态,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书。《通论》的出版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震动,并把它说成是经济学方面的“凯恩斯革命”。

《通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有效需求的大小决定就业量的高低。所谓有效需求,是指预期可给雇主们(企业)带来最大利润的社会总需求;雇主们就是按照社会总需求决定他们的产量并提供就业机会的。有效需求包括两部分,即消费和投资。凯恩斯认为对有效需求,从而对就业量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如下3个基本心理因素(和货币供应量):1.“消费倾向”,即消费支出对收入的比率。他认为,人们的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如投入的增加那么多,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收入越增加,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额(即储蓄)越大;但消费倾向一般说来是比较稳定的。2.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它决定“资本边际效率”的高低。所谓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的利润率,它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递降。资本家进行投资,除看资本边际效率的高低外,还要考虑利率的高低。只有在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利率时,才值得进行投资,而前者又主要取决于资本家预期投资所得的未来收益如何,取决于资本家对投资前景和获利可能性的信心如何。3.“流动偏好”,它指人们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的愿望强度。人们的流动偏好决定对货币的需求量。流动偏好愈强,对货币的需求量愈大。利率的高低即取决于这种对货币的需求状况和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量。人们的“流动偏好”一定,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在凯恩斯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存在失业和萧条,就是由于上述3种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使就业量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前就停止增加或趋于下降。因此,“供给自己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是错误的。凯恩斯正是在有效需求不足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政策主张,如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资,增加公共支出,实行赤字财政等,以提高社会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在《通论》中,凯恩斯还运用“乘数原理”(即,如果消费倾向一定,增加投资可以引起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增长的理论),论证扩大公共投资对增加就业的重要作用。

在分析方法上,《通论》区别于传统庸俗经济学的微观分析,而着重于总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投资、消费、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总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因而被称为“总量分析”。正是在《通论》的基础上,凯恩斯主义者在战后发展了一整套“宏观经济学”,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信用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等。

《通论》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凯恩斯主义者竭力把《通论》提出的政策建议具体化,并特别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在凯恩斯主义者的影响下,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作为政策目标,实行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这在50年代至60年代对刺激经济增长、缓和经济危机、减少失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政策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而也不可能消除危机和失业,反而导致持续的物价上涨,以至70年代初以来出现了大量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对此,凯恩斯主义者既无法作出自圆其说的解释,更提不出可行的政策。《通论》所阐发的理论和政策的失灵,正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加深的反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