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尔,斐迪南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431页(1300字)

【生卒】:1825—1864

【介绍】:

德国工人运动组织者、宣传者,机会主义代表人物,国家社会主义者。生于德国布勒斯劳一个富有的犹太商人家庭。少年时期就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843-1846年在布勒斯劳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历史学和古典语言学。他从黑格尔哲学中获得了“精神上的再生”,信仰“理念”万能。他还阅读了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着作,逐渐接受社会主义信念。大学毕业后在柏林充当律师。从1846年起,他以包揽哈茨费尔特伯爵夫人的离婚案闻名。为此,他耗费了八年时间,在36个法院打官司,终于为伯爵夫人争得了巨额财产;从此,他就靠其津贴生活。在1848年革命高潮中,他参加了杜塞尔多夫民主俱乐部和市民自卫团,不久成为领导人。这时,他经常阅读《新莱茵报》并结识了克思。他赞成马克思的主张,为支持普鲁士国民议会而宣布拒绝纳税。11月22日,以“煽动公民武装反抗王权”而被捕。后被违宪法庭判处监禁半年。革命失败后,1851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人鼓励,在杜塞尔多夫建立对工人进行教育的地下团体,并从事隐藏、援助革命者及其家属的工作。1857年11月,第一部学术着作《爱菲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出版。1859年11月,为了离开工人运动移居柏林。60年代初,德国工人运动重新高涨,并开始同它发生联系。1862年4月,在柏林手工业者协会发表讲演,强调了工人阶级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有助于工人运动摆脱资产阶级影响。讲演不久以《工人纲领》为题公开出版。同年7月,前往伦敦与马克思会晤。晤谈中,他坚持以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和借助普遍和直接的选举权取得政治权力的观点;经过激烈争论之后二人决裂。同年12月,莱比锡工人致书邀请他来领导工人运动。1863年3月,发表《公开答复——致筹备莱比锡工人代表大会的中央委员会》,既赞成工人参加政治斗争,建立独立的政党;又强调通过国家帮助广泛建立生产合作社以消除铁的工资规律。同年5月,在莱比锡成立全德工人联合会,被选为主席,拥有全权。马克思写道:“在德国工人运动沉寂了十五年之后,拉萨尔又唤醒了这个运动,这是他的不朽的功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557页)可是,他不相信工人群众的力量,开始同俾斯麦接近,多次密谈,向俾斯麦乞求国家帮助和普选权,并保证支持其用铁和血统一德国,试图把德国工人运动引上国家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歧路。同年9月在莱茵地区进行鼓动旅行,返回柏林时发表《告柏林工人书》。柏林检察官据此指控他犯有叛国罪。1864年3月,经辩护宣告无罪。5月,作最后一次鼓动旅行。此时,普鲁士与丹麦发生争夺什列斯维希——霍尔施担的战争。他计划到靠近前线的汉堡去进行沙文主义宣传,以工人阶级的名义“迫使”俾斯麦兼并上述两个公国,并以此换取实现普遍的、直接的选举权的保证。由于突然死去而未能成行。8月,在与情敌的决斗中受伤去世。马克思得知此消息后,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拉萨尔的不幸遭遇使我在这些日子里一直感到痛苦。他毕竟还是老一辈近卫军中的一个,并且是我们敌人的敌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422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