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478页(1284字)
【生卒】:1578—1645
【介绍】:
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山阴县城北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是遗腹子,少孤苦,随母亲在外祖父章颖家。章颖是教师,对他教育很严。他刻苦勤奋读书,23岁中进士。26岁拜许孚远为师,许孚远讲究理学,并嘱咐他“论学不在虚知,要归实践。”他历任明朝行人司行人、礼部主事、尚宝司少卿、太仆寺少卿、通政司右通政、顺天府尹、工部左侍郎、左都御史等职。他在任职期间,和东林着名人士高攀龙、魏大中、黄尊素等友善,挺身而出抨击时政,弹劾太监魏忠贤的专断,以敢直言、重气节闻于朝廷。1636年崇祯朝,直言上奏章,指责皇帝求治太急、用法太严、布令太烦、进退天下士太轻,愿以尧舜之心,行尧舜之政,天下自平。皇帝不悦,革职为民。南明时,福王立,以原官用,又以疏劾马士英而告归。1645年,福王被清兵俘虏,杭州失守,他绝食殉国。他曾在东林、首善、证人三书院讲学,从游者不下三百人,其着名学者黄宗羲、陈确、张履祥,都是他的门生。着作有《刘子全书》,学生董场编,共四十卷,道光十五年(1835)刻本。他针对明朝后期政治的腐败,提出要厚民生,他认为横征暴敛,税赋苛重,造成小民痛苦不堪,卖妻鬻子,且驱为盗,甚至沦于死亡。要求皇帝废除杂税,赋役宜缓宜轻,以轻减农民的负担。他针对朝廷君主专制下的暴虐,提出要重民命。魏忠贤专权时的特务政治,对大臣施行酷刑,所杀不可数纪。朝廷还制造诏狱和廷杖,惩罚臣下,常常在殿堂杖死。他要求皇帝废除诏狱和廷杖,以德政为本,刑罚宜省宜平。他希望皇帝效法尧舜,推行仁义之道,以正人心,明世教,要求皇帝简要出政令,宽大养人才,忠厚培国命,发政施仁,以收拾涣散的人心。他特别针对崇祯皇帝的施政提出批评,说:“夫天下可以一人理乎?恃一人之聪明而使臣下不得关其忠,则陛下之耳目有时而壅矣。恁一己之英断而使诸大夫国人不得衷其是,则陛下之意见有时而移矣。”(《全书》卷十五)他提出了一个人的独断专行,能将天下的事办好吗?实际上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否定。在哲学上,他提出了气是万物的根本,“盈天地间,一气而已。”(《蕺山学案》)“离气无理”,批驳了程朱的离气讲理的论调。他又说:“离器而道不可见,故道器可以上下言,不可先后言。”(《蕺山学案》)由此,他在人性论问题上,不同意把人性分为气质之性与义理之性,提出了“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性。”他说:“无形之名,从有形而起,对曰性,曰仁义礼智信,皆无形之名也,然必有心而后有性之名,有父子而后有仁之名,有君臣而后有义之名,推之礼智信皆然。”(《蕺山学案》)这一分析对程朱的先天道德论是沉重的打击。他论证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是统一的,“性只是气质之性,而义理之性者,气质之所以为性也。”(《全书》卷十三)由此,他认为人欲只是“生机之自然而不容已者。”(《全书》卷七)人欲谈不上“恶”,只是纵欲才产生恶果。以上这些观点为后来他的学生黄宗羲、陈确所发挥、发展,得出更进步的结论。他并没有完全摆脱理学的束缚,中年后他提倡“慎独”,这是受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