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695页(932字)

【生卒】:1877—1927

【介绍】:

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永观,近代着名史学家,浙江海宁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上海时务报馆任书记校对。工作之余,入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学习日文、英文,受康德、叔本华、尼采学说影响。光绪二十七年春,应罗振玉之招,在武昌担任译述,并主办《农报》。稍后,又任《教育世界》主编。次年,入日本物理学校学习,因病归国。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年,先后在南通通州师范学校、苏州江苏师范学堂任教,用“西学”观点讲授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王国维第一部问世着作是光绪三十一年出版的《静安文集》。其后所撰《人间词话》,对文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进行中国戏曲史、古器物、古文献等研究,着有《戏曲考源》、《隋唐兵符图录附说》。辛亥革命后,随罗振玉避居日本,流寓京都,撰成着名的《宋元戏曲史》,为中国近代研究戏曲史的开山之作。尔后,专事古器物、封泥及汉、晋木简、甲骨文字、金石文,进行史学研究。1914年所撰《流沙坠简序》,考证汉、晋木简出土之地,为中国近代研究西陲古地理的第一篇文字。1916年回国寓居上海,为英人哈同(S·A·Hardoon)编《学术丛编》,并兼任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教授。用甲骨文字资料研究商周历史和典章制度,首推王国维。他排列了《史记》中《殷本纪》、《三代世表》和《汉书》中《古今人表》,作《殷世数异同表》,根据卜辞世次更正书本上记载的错误。卜辞之学,经过王国维的研究,始有脉络或途径可寻。他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是研究商代历史卓有贡献的着作。《殷周制度论》以卜辞研究所得与“周制”进行比较,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1910年后致力敦煌所出唐写本、西北史地、唐宋尺度的研究。1921年辑1911年以来重要论着为《观堂集林》二十卷,刊行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推崇。1923年夏,任清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他重视“地下之材料”,并充分运用这些材料研究中国古籍和古史,采用“二重证据法”互相印证。晚年撰有《散氏盘考释》、《古史新证》、《鞑靼考》、《辽金蒙古考》等论着。罗振玉为他整理编辑了《海宁王忠慤公遗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