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79页(1417字)

【生卒】:993—1059

【介绍】:

宋时教育家。字翼之。宋泰州海陵(今江苏如皋)人,因为他家世居安定(今属陕西安定县),后代学者都称他为“安定先生”。

胡瑗自幼苦学,青年时曾与孙复、石介等人一同往泰山潜心读书,花了十年功夫,打下了广博的学识基础。此后胡瑗没有跻身科场,谋求功名利禄,而是回到家乡开办私学,进行教育活动。和孙复、石介一起,被时人称为“宋初三先生”,专以“仁义礼乐为学”。他认为教育应该“明体达用”,而不应崇尚浮华。他所谓的“体”是封建伦理的道德原则,而“用”即是这一准则的应用,在理论上开宋代理学的先声。他曾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士之所本者在学校。”强调了教育及学校的重要作用。

宋仁宗景祐2年(1035年),胡瑗接受了当时苏州知事范仲淹的聘请,到苏州郡学任教授,开始了在官学教书的生涯。庆历二年(1042年),胡瑗又接受了当时湖州知事滕宗谅的聘请,到湖州州学任教。胡瑗在苏湖二州进行教学时,对学校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大胆改革,将学校分为“经义”和“治事”二斋,对兴趣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在“经义斋”中,主要讲授《六经》大义,培养性情通达、可任大事的学生;而“治事斋”,则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学习一种或几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军事、水利、算术、历法等。这种分斋教学行之数年,在全国影响很大。庆历四年(1044年),宋仁宗建太学于京师,请胡瑗作直讲,以其教学法为太学之法,名曰“苏湖教学法”。

胡瑷初到京师时,先让弟子孙觉讲《孟子》,然后才自己升堂讲《易》,由于他讲课时音韵高朗、旨意明白,听众大为折服。他在国子监讲授的五经经义,由弟子们记录编辑成“胡氏口义”,在当时的学术界颇有影响。

胡瑗在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甄别人物”,“教育多士”,对有不同爱好的学生以类群居,相与讲习。他常常参加学生的讨论,为其订定是非。每到学习告一段落,或是考试完毕,他总要带领学生到肯善堂,合奏雅乐歌,至夜乃散。此外,胡瑗除了利用书本进行教学外,还提倡学生通过“游学”去学习活的知识。他曾说:“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为有益于学者矣。”经过数十年的教学,他的学生已达千余人,其中许多人很有才能,在宋初起了重要的作用。如长于经义之学的孙觉、朱临、倪天隐;长于政事的范纯仁、钱公辅;长于兵战的苗授、卢秉;长于文艺的钱藻、滕元发;长于水利的刘彝。着名学者程颐也在他的指导下学习过儒家经典。宋初,在科举取士中选拔的人才,几乎一般出于他的门下。

胡瑗在经学和音律上也是着名专家,对宋朝雅乐的制定起过重要的作用。胡瑗为人正直,在教学中注重言传身教,重视人格感化,使得学生们都能严格遵守他所定的“学规”,真正学有所成。

胡瑗的着述包括《尚书全解》28卷、《周易口义》12卷、《春秋要义》83卷、《中庸义》1卷、《景祐乐府奏议》和《皇祐乐府奏议》各1卷、《学政条约》1卷、《武学规矩》1卷等,大部分都已散佚不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