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001页(950字)

【生卒】:1874—1961

【介绍】:

现代教育家。福建同安县集美村人。17岁随父亲到新加坡经商,是一位爱国的华侨。他早年参加同盟会,主张反帝反满,曾经筹款支持孙中山革命。1937年抗日战争时,他被推举为“来西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委员会”主席,次年再任“南侨总会”主席。解放后相继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副主席等职。

陈嘉庚一生积极发展祖国的教育事业。1902年冬,他从南洋回集美村安葬母亲时,就在当地创办了学塾。1913年,他创办了集美学校,接着又创办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学校、水产学校、航运学校、农业学校等。1921年,创办了厦门大学。在南洋地区,陈嘉庚不但积极兴办华侨文教公益事业,还创办了道南学校、崇福女学、爱国学校、南侨师范、华侨中学、水乡航海学校。到1932年为止,他在国内外共创办或协助别人办学共七十余所,是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华侨教育家,也是当时教育实践的着名典范。

陈嘉庚办学非为私利,而是为了报效祖国。他曾说:“余久客南洋,心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又说:“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万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追,难逃天演之淘汰,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他一生生活简朴,但投资在教育上的经费却达一千万元之多。

陈嘉庚在办学过程中,既重视普通教育,兴办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建成了完整的学校教育系统;又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开设了师范学校和商业、水产、航运、农林等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一方面对教师和校长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既要“品学兼优”,又要有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投资办图书馆,充实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对于学生,陈嘉庚要求要全面发展,“不但教其识字而已,其他如知识、思想、能力、品格、实验、体育、园艺、音乐,以及其他课外活动,均须注意,与正课相辅而行。”他的着作主要有:《南侨回忆录》(上、下册)、《陈嘉庚言论集》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