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奈德,弗里德里希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049页(1027字)

【生卒】:1881—1974

【介绍】:

德国比较教育学家。1881年出生在德国的科隆。在波恩大学和明斯特大学毕业后,担任过国民学校、中等学校教师,1923年任科隆大学私人讲师,1928年任波恩大学教育和心理学教授。同年被美国聘请为客座教授。1931年与哥伦比亚大学的门罗共同创刊《国际教育学杂志》。1946年接受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大学的邀请,在该地设立“比较教育学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从1949年起,兼任慕尼黑大学教授,1960年,成为欧洲比较教育学会的名誉会员。代表着作有:《各国国民教育的动力》(1947)、《比较教育学》(1961)。

施奈德提出的比较教育学的目标是,运用历史研究法对各国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把教育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发展,同多种因素结合起来,从而探明决定教育制度的实在的、内在的,而且是永恒的各种力量。因此,它的研究课题是,研究和说明各国教育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其民族特性。同时还要说明各国教育的动力和形成因素。这种因素包括:国民性、地理、经济、文化、宗教、科学、社会组织、政治、外国的影响、教育的内部发展。由于采用这种研究方法,他进一步开辟了因素分析这一比较教育学的新领域。

施奈德还特别重视教育的国际影响,认为必须扩大教育学领域,向国际教育学方向发展。他确信,通过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外国教育和本国教育,可以学到教育改革的范例和方法,从而消除民族偏见,增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施奈德在《各国国民教育的动力》一书中,概括地叙述了比较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该书分成以下几章:国民性与教育;文化与教育;科学与教育;政治与教育;宗教与教育;历史与教育;教育学的自身发展等。为了证实其理论,施奈德在各章里详细地记述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各国教育的历史和发展。他的另一部着作《比较教育学》则系统地论述了比较教育学的历史、概念、研究方法、教学(授课)等问题,并指出了形成各国教育的因素,把影响教育的因素同外国的影响联系起来,同时也很重视教育发展的内部因素。施奈德的理论和方法,把比较教育放入政治、文化等更为广阔的历史领域里加以考察,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片面强调国民性、地理、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却忽略了阶级性和经济关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