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430页(1076字)
巴枯宁,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着。
1873年出版。虽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却充分反映了巴枯宁的思想体系,是一部杂乱无章的无政府主义经典。
1873年,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决定,写成《社会民主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用大量事实揭露了巴枯宁破坏各国工人运动,阴谋篡夺国际领导权的罪行。巴枯宁为了为自己的分裂阴谋活动进行历史辩护,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无政府主义主张而写本书。
本书实际上只是他设想的巨着的“导言”。全书繁杂琐屑,欧洲、美洲的大小国家,多所论列;19世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大事件,无不涉猎。不过,共主题思想却是鲜明的: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他通过各种事件的评述,反复论证:国家是主要祸害;任何国家都必然要产生专制和奴役。
因此,不管是君主国、共和国、人民国家,还是红色共和国,都必须当作奴役人民的机构加以消灭。他宣布自己是任何政府的、国家的权力的敌人,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敌人。
他特别反对革命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认为革命专政和一切国家一样都是反动的;无产阶级专政则是对工人和农民的统治和奴役。他主张无产阶级一旦掌握了国家,就应当立即把它加以破坏。
破坏一切国家,消灭资产阶级文明,在一切国家的废墟上完全自由地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建立毫无区别的、包括一切语言、属于一切民族的人的自由生产协作社、公社和区域联合会的兄弟同盟。其实,这种“自由兄弟同盟”也仍然是一种国家。全书具有浓厚的泛斯拉夫主义色彩,反映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情绪。他说德国人天生的国家主义者和官僚主义者,而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使命就是破坏德意志国家,在一切现存国家的废墟上实现普遍的自由和普遍的人类博爱,建立泛斯拉夫主义联邦。他无中生有地反对所谓的“泛日耳曼主义”,诬蔑马克思主义为“泛日耳曼主义”,攻击马克思是“泛日耳曼主义者”,胡说马克思及其拥护者为俾斯麦效劳,帮助俾斯麦使欧洲所有国家“泛日耳曼化”.反对人民革命。他把马克思为国际起草的纲领称作狭隘资产阶级的、民族政治的、泛日耳曼主义的纲领。
威廉·李卜克内西等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一贯反对俾斯麦的统治,他便说,李卜克内西进行宣传,是为了建立泛日耳曼主义的国家,是为了实现俾斯麦公爵的爱国主义。甚至马克思的犹太人出身也成了他攻击的口实。
本书出版不久,马克思就作了详细摘要和评论,揭露了他的种种谎言,批判了他的无政府主义谬论,深入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