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拟测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170页(719字)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历史语言学研究发展起来的一种构拟古语的方法。它不同于十九世纪印欧语比较研究中创立的“历史比较法”。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1958年)指出内部构拟的方法应用于某种语言在它某个发展阶段上的描写资料。其基本假设是,语言历史中的某些事件会在该语言的构造中留下可辨识的痕迹,找到这些痕迹就能推断出过去造成痕迹的变故。在这方面,历时变化的有一类现象非常重要。语音演变引起的音系改组会造成形态音位交替(morpho-phonemic alternation)的不规则性,反之,一种语言在某一阶段上的许多不规则的形态音位交替也反映了过去的规则性遭到了音系改组的破坏。因此,仔细考察一种语言的形态音位的不规则性和这种语言的音系的分布状况,就应该能对过去的历史作出合理的推断。内部拟构在资料方面设了两个限制:(1)只限于一种语言,不牵涉到其他亲属语言;(2)在这个语言也只是限于某个阶段的共时资料,这个阶段可古可今,但是不能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的资料作为推论的出发点。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也可采用此法。如美籍语言学家梅祖麟《内部拟构汉语三例》,举了三个例子说明内部拟构在汉语音韵研究中的功用:(1)用“叽里咕噜”、“希里呼噜”这类四音状词来说明北京话里的“希”、“叽”在腭化以前是舌根音声母;(2)用“林/森”“墨/黑”这类同源词来说明象“黑”字这种和中古明母互谐的晓母,上古是*sm-;(3)用“见/现”“(jì)/(xi)”“折(zhe)/折(she)”“败(音拜)/败(薄迈切)”这类清浊别义的同源词来说明“现(胡甸切)”“(胡许切)”的中古匣母,上古是个浊塞音*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