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语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428页(507字)

①修辞学术语。也叫“说反话”。倒反之一。用相反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含嘲弄讽刺之意。如“假若当时我已经能记事儿,我必会把联军的罪行写得更具体、更‘伟大’、更‘文明’”,“伟大”、“文明”,实指“卑鄙”、“野蛮”。语含强烈讽刺,深刻揭露八国联军的罪行。②音韵学术语。(1)也叫“体语”、“双反语”。魏晋北朝时一种文字游戏。把两个字顺序相切,得一字,又倒序相切,得一字,所得两字适成一词。顺序相切谓之正纽,倒序相切谓之到纽(倒纽)。有“双反”、“三字反”之分。如晋武帝作清暑殿,有识者以“清暑”反为“楚声”,正纽“楚声”为“清”,到纽“声楚”为“暑”,是为双反;梁武帝时民间歌谣:“鹿子开城门”,“鹿子开”即“来子哭”,正纽“鹿开”为“来”,到纽“开鹿”为“哭”,是为三字反。反语是梵文拼音原理影响的产物,是反切诞生的前奏。(2)即“反切”。《颜氏家训》所用术语。③方言学术语。也叫“反切语”。用改变语音成分的方法构成的民间隐语。有析音反语、增位反语、析增反语、减音反语、换音反语、换位反语、增音反语等类型,而以增音反语、增位反语最为重要、普遍。其内部义可分多种类型。

上一篇:夸张 下一篇: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