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511页(239字)
也叫“话音字”。十九世纪下半叶,一些基督教、天主教传教士利用拉丁字母为中国各种主要方言设计了拼音方案,称为“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中包括1850年前后开始通行的以厦门话为标准音的“闽南白话字”。主要特点是:(1)鼻化韵加小n于韵母右上角,如“腔”khiun;(2)喉塞韵尾[-]用-h表示;(3)双音词的写法是单音与单音之间用短划相连;(4)有四个调号,标于主元音之上,阴平及阴入不标调号,土声标法同于阳入,轻声在音节前加·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