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音说
书籍:中国语言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963页(504字)
清代黄承吉关于形声字声符所标识的语音带有意义的一种学说。黄氏《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指出:“谐声之字,其右旁之声必兼有义,而义皆起于声。凡字之以其为声首,皆起源于右旁之声以制字,是为诸字所起之纲。其在左之偏旁部分,则即由纲之声义而分为某事某物之目。纲同而目异,目异而纲实同。古书凡同声之字,但举其右旁之纲之声,不必拘于左旁之目之迹而皆可通。并有不必举其右旁为声之本字,而任举同声之字即可为同义者。盖凡字之同声者皆为同义,声在是则义在是,是以义起于声。”黄氏右音说发挥了宋代王圣美的右文说。他认为不仅凡同声符的形声字皆为同义,形体不同的声符,只要读音相同或相近,从这个声符得声的字的意义都相同。右音说突破了右文说文字形体的限制,从形声字声符所代表的字音与字义的关系着眼,完全以字音贯穿字义,抓住了语言文字发展的本质。但是,汉字的音义关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既有在词的派生的推动下,由记录源词的字分化出新形而造成的音近义通现象,也有意义毫无关系而语音偶然相同的大量事实。黄氏无条件地认为“凡字之同声者皆为同义”,执一而论,以偏概全,其理论上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