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刻石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55页(1189字)

【简介】:

又称《峄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东巡登峄山而立。小篆。传李斯书。石原在山东邹县峄山,久佚。今存摹刻本。前爲始皇诏,计一百四十四字,“皇帝曰”以下爲二世诏,计七十九字,字略小。二世诏刻于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唐《封演闻见记》云:石爲后魏太武帝推倒,邑人火焚。唐时即有摹本,今不传。重摹刻本有七:即长安本、绍兴本、浦江郑氏本、应天府学本、靑社本、蜀本、邹县本。长安本爲宋郑文宝得其师徐铉藏本于宋淳化四年(993)重刻于陕西西安,石今存陕西省博物馆。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石高八尺八寸,广四尺三寸。两面刻石,一爲九行,一爲六行,行十五字,后刻淳化四年郑跋。其中“群臣从者,咸思攸长”之“攸”字中竪断作两笔,其它本均作一竪笔。邹县本爲宋张文仲元祐八年(1093)重刻,石残损。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刘之美据张文仲刻本又重刻于邹县,石今存邹县孟庙。四面刻,字行与长安本同,字体稍瘦。七种重刻本,以长安本最好。中华书局等有影印本。上海书画出版社《篆隷》(上)收入,台湾中华书书出版社有影印本《秦峄山碑》。

【集评】:

淸孙退谷《庚子消夏记》,评徐铉摹本“精神奕烨”。刘熙载《艺槪》:“秦篆简直,如《峄山》、《琅琊台》等碑是也。”杨守敬跋《长安本》:“笔书圆劲,古意毕臻,以《泰山》二十九字及《琅琊台碑》校之,形神俱肖,所谓下眞迹一等。故陈思孝论爲翻本第一,良不诬也。”

【赏析】:

秦始皇嬴政以极大的气魄第一次统一了中国。的确,秦代文化的森严气象是令后世所莫及的。

《峄山刻石》便是这样气候下的产物。一个暴君下的治臣—李斯,他深谙经济和文化的渗透力对于稳定统治的重要性。因而在文字、度量衡、货币等方面都推行了他的规範要求。

从《峄山刻石》这对等距离切割的时空中,我们分明可见翦除异己、焚书坑儒的残酷。而从玉筯垂拱般的笔画走向上,不也可以看到情感上的高度冷缩吗?瘦长的躯体现出莫测的威严高深。这正是一个理性的空间,一个对个体任意践踏的共性建筑。在对《峄山刻石》的书写中,所要求的第一要素便是均匀、对等及平衡意识的培养。这裏对于笔画的变化显现出毫不留情的排斥。屈曲的缭绕贯彻在不辨走向的结体中,有一缕神秘的妙意。

《峄山刻石》同其它秦刻石相同之处,便是肇示出小篆艺术功用上的有限性。变化虽然匮乏,却也成就其独特的理性空间,而同样因爲其单调,也限定了它在书法艺术上的导向作用。

上一篇:琅琊台刻石 下一篇:会稽刻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