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张伯升柩铭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73页(713字)
【简介】:
书于西汉晚期。虫篆。柩铭又名铭旌,就是将死者姓名书之于帛,敷于棺上者。此柩铭下部腐泐,120×41cm。墨色篆书两行于淡黄色麻布上。两行铭文上方各作一圆,径约16cm,内绘四灵之二:左绘日,中有乌及九尾狐;右绘月,内有蟾蜍和玉兎。内容爲“平陵敬事里张伯升之柩过所毋哭”。平陵在今咸阳县境;张伯升係一男性死者;过所毋哭,乃柩所过处,习俗禁哭。一九五九年在武威磨嘴子二十三号墓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武威汉简》和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均有刊载。
【赏析】:
这幅柩铭上的文字,是汉代虫篆中最爲珍贵的大字墨迹。它是在继承秦篆基础上,大胆採用民间流传下来的先秦虫篆笔意,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风格。这种篆书,与汉代的瓦当文字、汉印文字很相近,一般都用方正览博,用笔圆熟(製做瓦範和印章需要有相当书写功力的熟练书手;而除过品官和土人,“平民之丧,不用旌铭”,不是知名一方的书手,也是难得担当这类任务的)。另外这类文字都是在有限制的时间空间中书写的。严格的环境位置和质地(如本图原物即爲难以行笔着墨的麻织品),要求书写者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藏锋逆入,涩进圆收,结体匀停,疏密得当,旣可近观,又能取得远望效果,作品应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本图虽因原物破损、麻质皱褶影响了字形,但是仍可看出书者控制笔墨、挺锋涩进的功力,和萦绕周转的虫篆装饰风格的追求。这种风格,对后世的具有装饰意趣的书法,特别像东汉以来的碑额篆书,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