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帖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55页(1355字)

【简介】:

晋·王羲之书。行书。纸本。凡六行、共四十二字。《姨姆帖》是《万岁通天帖》中的第一帖。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王羲之家族后裔王方庆进王氏一门书翰十通,武则天命以眞迹爲蓝本,用鈎塡法摹之以留府内,通称《万岁通天帖》。原本仍还王方庆,早已散佚。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法书要录》、《宝眞斋法书赞》、《式古堂书画滙考》等着录。刊于《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北朝书法》、《王羲之传本墨迹选》、日本《书道全集》(四)。

【集评】:

董其昌曾称此帖“奕奕生动,并其用墨之意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殆尽。”杨守敬说:“观此一帖,右军亦以古拙胜,知不专尙姿致。”

【赏析】: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多样,在《丧乱帖》、《得示帖》中是以潇洒爲主;在《兰亭序》中是以妍美爲主;在这件《姨母帖》中是以古朴爲主。

下面我们对《姨母帖》从几个方面作些具体分析:

1、博涉多优,兼取衆美。

王羲之是书法的集大成者,在《姨母帖》中吸取了前人丰富的优点。尤其是对张芝、锺繇的书法,他吸取的最多,改造的也最多。他学张芝,克服了章草字字不连的停留,而“浓纤折中”,在《姨母帖》中我们可以见出许多隷意与章草的笔意。如“一”、“十”、“痛”等字中的横画,“痛”、“日”的转折,都是“浓纤折中”的隷意。他学锺繇,“增减骨肉”,强化“润色”与“婉态妍华”。这些都是可以在这件作品中直接感受到的。

2、笔势遒劲,富有力度。

王羲之曾说:“笔者刀削也。”“落笔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他自觉地追求这种用笔与力感。他的字素有“入木三分”的美称,在这件作品裏,不论是分散的结体,还是凝聚的结体,笔笔富有紧劲的拉力和弹性。

3、万字不同,变化多样。

王羲之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李嗣眞说:“羲之万字不同。”《别传》也称他:“千变万化,得之神功。”在这件作品裏所体现出的变化,与王羲之的追求和别人的评价是完全一致的。相同的字与笔画,都表现了强烈的差异,如二个“羲”字,二个“之”字,以及耀眼的几个长横,都表现了极大的变化。

4、变化统一,尽善尽美。

王羲之说下笔“动必中庸”,他对纸的处理是:强纸用弱笔,弱纸用强笔;对笔法的处理是: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不偏不激,趋于中和。在这件作品中,工稳中含有起伏流动,在古朴中含有俊秀妩媚。百看不厌,无一笔失所,无一画失节,达到了无可亵击的程度,给人以变化多样而又有法度,古朴典雅而又有活泼的美感。眞可谓“玩之不觉爲倦,览之莫识其端。”

上一篇:王羲之 下一篇:初月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