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同碑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471页(650字)

【简介】:

唐咸亨元年(670)五月立。正书。三十三行,行七十二字。有界格。有篆额。据《金石萃编》:碑连额高丈一尺五寸,宽四尺一寸四分。”撰人姓氏泐。诸葛思桢书。旧搨三行“天”;四行“黄”、“应”;六行“高”;字皆完好。在陕西三原县献陵。日本《书道全集》着录。

【集评】:

明赵崡《石墨镌华》:“笔法虬健,波拂处大类褚河南,可宝也。”淸叶昌炽《语石》:“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思桢所书尙有《瑶台寺碑》。”又:“瑶台寺主僧普昌书,酷似虞永兴,爲唐僧工书者第一。建寺之碑不自下笔,而以属思桢,则其工书可知矣。”淸杨守敬《平碑记》:“思桢亦书家,此劲健,笔法似王知敬。”

【赏析】:

此碑书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仍爲初唐风格。捨弃了魏碑的粗犷朴陋,发扬刚健淸秀的风尙,法度严谨而风神爽朗。在用笔细瘦,力度内凝,姿媚生动方面,与褚遂良之《房梁公碑》、《雁塔圣敎序》有相通之处。另外,王羲之书风的影响也宛然在目,搨片中第四行“託”字,末行“左”字,都明显可见兰亭序帖的遗影。此碑更着意追求淸秀多姿,而不如王、褚之书韵味深永。因其用笔稍嫌单薄,露锋使用太多,变化与含蓄不够,力度也稍弱。结体方面,此碑显得端雅平和有余,而峻整丰茂不够,缺乏疏密的变化。但因其自具淸灵秀雅之风致,故也不失爲一件足可供观赏借鑒的好书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