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黑色十月”一全球股市的同期性暴跌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180页(634字)

继1997年8月东南亚股市大幅下滑后,10月初金融心理恐慌终于冲破东南亚的地域局限向全球扩散,引发全球性金融市场动荡。欧洲股市全面下跌,法国TSE股票指数从10月2日的5296.1点落到10月23日的4991.5点,跌幅6%;德国DAX股票指数从10月2日的4273.71点降至10月23日的3977.26点,跌幅7.45%。英国股市原本气冲天,10月6日FT指数曾高达3077.98点,然而却无奈于全球性的金融恐慌心理的强大冲击,接连下滑,落至10月14日的2849点,跌幅达8%。日本股市、澳洲股市也全面告急。一向执世界资本市场牛耳的纽约股市同样不能幸免于难。美国股票市场DJ指数曾从年初的6400余点狂升至8月6日的8259.31点,此后缓慢调整,10月7日之后则急转直下,接连暴跌,到10月30日仅为7381.67点,跌幅达10.79%。全球跌风回吹东南亚,推动东南亚各地股市继续下滑,并累及金市。金价一度曾跌至308.75美元,达到12年以来的最低点,跌幅将近20%。外汇市场上东南亚货币贬值更为严重,从8月底到10月下旬的两个月之中,泰铢累计跌幅达40%以上;菲律宾比索跌幅近30%;印尼盾累计跌幅达50%;来西亚林吉特累计跌幅约35%,新加坡元、台币的累计跌幅也在10%以上。全球各地的金融市场上充斥悲观惶恐的气氛。从整体上看,10月下旬金融市场动荡达到高峰时期,构成近年来鲜见的国际金融同期性风波。

上一篇:黑色星期一 下一篇:中华金融辞库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