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菲利普斯曲线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81页(836字)

20世纪50年代新西兰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提出的关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替代关系的理论解说和分析工具。

菲利普斯在研究英国1861~1913年经济资料时,发现工资的增加在失业率低的年代要快得多。他认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雇主们把增加后的工资以提价方式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结果出现通货膨胀,并且,这种高就业下出现的通货膨胀与总需求的扩张无关。

菲利普斯原曲线的形态,见图16-34。

图16-34 菲利普斯曲线

图16-34中分布各点代表英国1861~1913各年度的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由菲利普斯设计的这条曲线,表示由工资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亦相反。

现代经济学家在使用菲利普斯曲线时,将原图竖轴代表的货币工资变动率改为以价格水平表现的通货膨胀率,并将研究重点放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与一定水平的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上。

应当指出,从本世纪40年代末以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实际情况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使得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与原菲利普斯曲线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以1948~1972年美国的情况为例,见图16-35。

图16-35 美国1948~1972年菲利普斯曲线

从图16-35可见,整个曲线已向右方移动并且斜度急陡,这表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替换成本加大了。由于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多出现与菲利普斯曲线不吻合的情况,因此,该曲线也受到不少经济学家的攻击和责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