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自铸银币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746页(1468字)

中国近代在币制改革争议中提出的一种货币主张。其基本思想是中国自己铸造银币以抵制外国银币在中国的流通。

白银在古代就作为货币被使用,到清朝已成为主币。但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白银一直是称量货币,按重量流通,极为不便。这种情况早已引起货币思想家们的注意。远在元末,就有王祎(公元1322~1373年)主张铸造银币,清朝后期又有丁履恒(公元1770~1832年)提出自铸银币,但王、丁主张铸造银币的目的只是为了减少白银在流通中的繁难。

鸦片战争前后,早于明朝中叶就开始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币(中国人俗称洋钱)大量涌入中国。在同白银的兑换过程中,外国银币的价格大大高于白银的价格,外国商人遂大量运进银币以套换白银,使中国蒙受严重损失,加重了中国的“银荒”,动摇了中国货币制度的基础。于是朝野纷纷议论实行币制改革,以救“银荒”,自铸银币以抵制外国银币的主张便被提了出来。最先提出这一主张的是爱国主义政治家林则徐(公元1785~1850年)他肯定外国银币有其自身的优点,即形式固定、成色稳定、重量划一,便于流通,没有白银流通时的麻烦。针对当时禁止使用外国银币或平抑洋钱价格的主张,他指出,外国银币涌入中国,“其势断难骤遏”(《林文忠公政书·甲集·卷一·江苏奏稿》)禁用是不可能的;至于其价格高于白银价格,这已经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客观现实,应该让它随自身的价值自然涨落,不能人为地骤然抵制,否则,百姓会蒙受损失,一旦百姓抑制,仍于国家无益。他认为,要解决外国银币价高和套换白银的问题,“宜设法以截其流”,具体办法就是自己铸造银币。他说:“欲抑洋钱,莫如官局先铸银钱,每一枚以纹银五钱为准,轮廓肉好,悉照制钱之式……使民间流通使用,即照纹银时价兑换,而藩库之耗羡杂款,亦准以此上兑。计银钱两枚,即合纹银一两。”(同上书)他还建议自铸银币发行之初,不禁洋钱,准其同自铸银币同时流通,待百姓习惯以后,只用自铸银币,最终达到抵制洋钱之目的。林则徐主张的自铸银币还只是形式和重量的划一,其价格也还是以纹银为准,因而还不是自由铸造政策。即便如此,这一建议却被清廷统治者以“改铸银钱,太变成法,不成事体”(《清宣宗实录》卷二三六,道光十三年四月丙午)为由而驳回。

与林则徐同时代的魏源(公元1794~1857年)也主张自铸银币。当时对解决银贵钱贱的矛盾,有人主张发行纸币,以钞代银或禁银行钞,如包世臣(公元1775~1855年)、王瑬(公元1786~1843年)等。魏源则坚决反对行钞。他认为,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充作货币,充作货币材料的必须具有珍贵和不易腐朽的特性;一种东西能不能充作货币,也不能靠人为的强制力来决定。他批评发行纸币以代替白银的做法是“尽驱纹银于西洋”、“弃货财以资敌国”。(《魏源集》下册《军储篇》三)他指出,外国银币能在中国流通,其价格高于白银,说明中国的白银这种货币“必固时而当变”(同上书,《军储篇》一)不能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了。他提出的具体办法就是“仿铸西洋之银钱”,“官铸银钱以利用,仿蕃制以抑蕃饼”(同上书,《军储篇》三。)。为解决币材,他还提出两条办法,一是开采银矿,增加白银生产,二是严禁鸦片,以防白银外流,还可使对外贸易由逆差变为顺差,会使大量白银流入。他认为,这两项办法可以解决白银来源问题,如此,抵制外国银币、解决货币危机的目的即可达到。

上一篇:轻重画一论 下一篇:中华金融辞库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