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苯之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423页(567字)

古代吐蕃内部佛教*苯教斗争。

吐蕃王朝前期,苯教占统治地位。唐贞观时,松赞干布提倡佛教,压抑苯教与各部贵族势力。他死后,禄东赞(噶氏)家族掌权,与唐、泥婆罗交恶,打击佛教,苯教复振。景时,墀(赤)德祖赞执政,迎娶唐金城公主,重新兴佛。

玄宗时,其子墀(赤)松德赞幼年继位,贵族乘机发动禁佛运动。墀松德赞亲政后,清除禁佛的主谋大臣,迎请印度密咒大师莲花生,以密宗调和佛苯矛盾,以类似苯教的奥秘巫术传授佛教,取得成功。

墀松德赞进而下令禁止苯教,拆除神坛,勒令苯教徒改宗佛教,处死篡改佛经者。此后几代赞普皆兴佛抑苯,佛教大振,僧侣成为新的特权阶层,导致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

会昌元年(841),朗达玛被贵族拥戴即位,发动第二次禁佛运动,措施严厉,使佛教在藏消沉不振达百余年。此时贵族争斗激烈,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咸通十年(869)奴隶、平民爆发大起义,延续数十年,王室分崩离析,贵族或被消灭,或转化为新兴封建主。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山南地区封建主遣使学佛取经,恢复寺院。

阿里地区封建主亦请僧译经,修建寺塔。约经一百二十年时间,以佛教经典教义为基础,又吸收苯教若干内容(如多神论)与宗教仪式(如驱魔、祀天),藏传佛教(喇嘛教)得以形成,而苯教则成为类似藏传佛教的一支,佛苯之争基本结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