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社会历史观)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70页(5364字)

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本观点与理论体系,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是怎样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没有客观规律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怎样的,历史必然性和人的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历史观要回答的问题。其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历史观的最高问题。

依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社会历史观区分为两大基本派别。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物主义肯定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类思想史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长期处在重重迷雾之中,未能正确解答“历史之谜”。

直到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前,在社会历史领域唯心主义始终处于统治地位。但是,不能因此认为人类以往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只是一连串谬误。

正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前进上升的过程一样,人类对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历史发展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人们从事狩猎、捕和原始农业的劳动,尚不具备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明确区分开来的能力,听命于自然力,由此产生了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一直到奴隶社会早期的思想家那里,社会历史观还浑然一体地包含在一般世界观之中。随着奴隶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日趋复杂,阶级对立日趋深化,使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如国家政治生活,显现出不同于自然界的特征和变化节奏。

这时,人们开始专门考察某些社会现象,探求某些历史事件的原因。这同那种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混沌不分的认识状况相比,是前进了一步。

神学历史观是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在远古时代,人们用万物有灵论来说明社会生活,这是神学历史观的萌芽。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历史观获得进一步发展,并逐步系统化、理论化。这种历史观宣扬上帝是最高的、唯一的和全能的主宰,自然界的一切形态、社会秩序、历史运动、社会生活现象都系于上帝的旨意,用天意、天命取代历史自身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因果关系,导致神学的宿命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和发展,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人文主义历史观,才冲破了神学历史观的樊篙。人文主义历史观反映了新兴市民阶级反对神学、反对封建统治的要求,针对以神为中心、贬低人、贬低人的价值、蔑视世俗生活的神学历史观,提出以人为中心,要求尊重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意志,充分肯定人的地位。从神回到人,这是历史观的进步,但是,这种人文主义历史观,把人视为脱离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以超历史、超现实、超阶级的不变的人性来解释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发展变化,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着名命题。例如,爱尔维修从彻底的感觉主义原则出发,认为人及其一切观念都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如果改变人的缺点,就必须首先改变造成其缺点的社会环境,这无疑是正确的。不过,他并不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认为社会环境主要是法律和政治制度;而决定法律和政治制度好坏的又是人的“理性”;好的理性又是教育的结果。

这样,爱尔维修在解释不同时期为什么有不同的社会环境时,又回到了人自身,从人的主观意见中寻找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得出“意见决定一切”的结论,仍然陷入了唯心史观。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和环境关系的论断显然是前后矛盾的,这一理论矛盾推动人们进一步探索“历史之谜”的解答。

同法国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相比,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显然有所前进。首先,他们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类社会历史,认为历史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并试图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

其次,他们试图用经济因素解释社会现象。圣西门认为,政府的形式不是本质,所有制即社会财产关系才是“社会大厦的基石”。再次,他们看到了阶级斗争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15世纪以来的欧洲历史,实际上是工厂主反对封建贵族的长期斗争的历史,是两个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这个斗争的集中表现。总之,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这些观点看,已不是什么“意见支配世界”,而是阶级利益和这些利益对立所所引起的阶级斗争支配着世界、决定着历史的进步。但是,他们这些带有唯物主义因素的观点,往往被他们的历史唯心主义体系所湮没。他们的历史观是以理性为出发点,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们认为,社会进步的基础是理性和理性的进步,具有高度理性的人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他们提出的社会理想和改革计划,不是以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为依据,而是“建立在用新的观点来理解人类本性的基础上”的。

法国复辟时代史学家的历史观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历史观中一些有价值的见解,试图走出人和环境相互认证的困境,提出历史学家和政论家应该首先注意的第一个问题是“人们的公民生活”,即社会成员按其社会地位不同的各个人的生活式样以及各人不同的阶级关系等。

他们重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试图探究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

他们还看到财产关系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基础,已经不再从人的意见中寻找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源。

但是,法国历史学家不懂得财产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用“人的天性”、一种与生俱来的“征服欲”、“统治欲”说明财产关系的起源,从而仍然用抽象的人性解释历史。

德国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历史观超越了以抽象的人性为基础的历史观。

用人性解释历史包含着不可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如果人性是天生的、不变的,它就不能成为不断变化的历史的原因;另一方面,如果人性是变化的,就要进一步寻找人性变化的原因,人性也就不能成为解释历史的终极原因。黑格尔看到了这个矛盾,并力图解决这个矛盾。

他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黑格尔认为,历史人物的动机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在这些动机的背后还有动力,历史发展动力不在人性之中,而在人性之外。他力求揭示历史运动是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规律过程。黑格尔还解决了许多哲学家把人的意志自由和历史必然性绝对对立起来的难题。

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必然只是在它没有被了解的时候才是盲目的”。黑格尔虽然论证了历史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并且在不以个人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某种客观力量中去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因。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只能借助于绝对精神,借助于一种虚构。在黑格尔那里,历史运动的规律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规律,是外部“输入”到历史运动中去的。历史观的进一步发展就在于把理念的规律真正变成历史自身发展的规律,在人类历史运动内部寻找人们动机背后的动因。其实质是把历史观从唯心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它成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历史观中的这一根本变革。

列宁指出:“马克思在1844-1847年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进一步从费尔巴哈走各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列宁全集》第38卷第387页)。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走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桥梁和中间环节。首先,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宗教神学过程中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唯物主义解决,给马克思以极大的影响,推动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其次,费尔巴哈哲学是以研究“人”为中心的,从总体看来未能给人的本质以科学的解释,同时也包含一些有价值的思想,比如关于人是活生生的感性实体、人与自然统一、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中等。马克思一方面清算费尔巴哈的错误,一方面发展他的带有历史唯物主义因素的观点,创立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它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产物,也是人类历史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开辟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新阶段。马克思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它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第12页)。马克恩的这一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的历史决定论观点,为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进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它也科学地揭示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本质,正确地回答了人的历史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并为评价人的活动、发挥人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客观的依据和标准。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诞生到现在,已有近150年的历史。

它在无产阶级及对资产阶级、改造旧制度和建立新制度的革命实践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不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

同时,现代资产阶级继续以新的形式宣传历史唯心主义,或者公开敌视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要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某种“改造”和“补充”,阉割掉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的实用主义、唯意志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和新托马斯主义等的社会历史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突出表现为下述三个方面:第一,它们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继续用“人的天性”、人的内在需要和情欲等精神因素或神的旨意来解释社会历史。第二,它们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类认识和预见历史进程的可能性,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偶然的随意过程,它没有规律、没有方向,完全是人自我设计和选择结果。

第三,它们否认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否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实际上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总之,它们集中反对马克思提出的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理论。

否定了这一理论,不仅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失去了客观的根据,而且人类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又会重新回到宿命论和唯意志论的老路上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历史观也将进一步发展,但是它只会沿着历史唯物主义开辟的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道路前进。

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必然是含历史观的理论体系。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世界观和历史观问题的复杂性,在哲学史上曾出现过世界观和历史观不一致的情况。旧唯物主义在世界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但在历史观方面则中唯心主义的。

这是由历史条件的限制和阶级地位的影响造成的。同时,也反映出历史观和自然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社会历史观是以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自然观是以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

社会运动形式比自然运动形式要复杂得多。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和预期目的的。

因此,对社会现象的唯物主义认识更加困难。但历史观和自然观既然是统一世界观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互相影响的。在自然科学中形成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曾使几代哲学家在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问题上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而主要从人的社会生活中提出的关于人的自由活动与客观必然性的关系问题也曾使下少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不能在自然观上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把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统一起来。

对整个世界的哲学思考不能不包含对社会历史一般问题的探究。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就连它的提出,都与社会过程息息相关。如果没有科学历史观的创立,哲学世界观的最高问题就不可能彻底解决。社会历史观的鲜明阶级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各个时代、各个阶级的整个哲学世界观的倾向和实质。

因此,社会历史观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历史观作为对社会一般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对社会知识各学科具有指导作用。

历史上,当社会历史观和道德观、国家观等混为一体时,它就是体现在各门具体社会知识中的一般理论基础。随着科学的分化,社会历史观从具体社会科学中独立出来,不再去代替具体社会科学直接回答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问题,而专门发挥作为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的作用。

上一篇:习惯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